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35 0
2009-08-02
在股票市场的浮世绘中,投资者遭受损失的根源往往是人类难以自我战胜的非理性心理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理论,并为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理论框架。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这是这一理论的基础假设,它意味着投资者在投资时没有心理偏好,做出的是理性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将遵循“回报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原则进行投资。上述假设暗含了三层意思:1、投资者运用投资组合进行投资;2、投资者会尽力避免投资风险─只有在有可能获得额外回报的情况下,才肯承担附加风险;3、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人。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假设并不总是对的,投资者作为常人,亦有人性的弱点,并不总是理性的。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过分自信─ 当市场处于上升过程中,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会不断膨胀。在牛市的最后阶段,股票的估值会异常高,同时经济基本面开始表现疲软。然而由于投资者对市场过分的信心,他们会认为市场将无止境地上升,从而忽略了经济基本面转向以及其它正在增长的风险。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其所承担的超额风险做解释,最常见的理由就是“现在的牛市是不同以前的”。几乎每一个人,甚至家庭主妇和酒店侍应生,都会为牛市而激动疯狂,认为钱是很容易赚的。在此情景中,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专业的投资者。他们从报纸、网络上获取信息,并且认为这些信息能作为他们所承担高风险的论据;他们过分相信这些信息,过分相信市场,并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过分自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与过分自信正好相反,这种投资者心理往往发生在市场崩溃之后。在崩溃后的长期熊市中,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进而发展为极端消极的态度。他们卖掉所有股票,离开市场,并且对自己说:“永远不再投资股票。”但事实上,在这样的熊市中许多公司的估值已经非常低,当市场再度开始回暖时,这些投资者会因为以往经济崩溃、熊市贱卖股票的经历而不再进入市场。他们踌躇胆怯,认为市场不会持续上升,却因此错过即将而来的牛市。更糟糕的是,这些投资者在牛市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相信自己,相信市场,从而导致在牛市的最后阶段─市场即将掉头下行时进入市场,被蛇咬过的心理(过分悲观)转变为过分自信(过分乐观)的心理。这类的典型投资者会在市场低点时卖股票,高点时买股票。

寻求自尊荣誉─ 还有许多投资者的目的是寻求自我满足或向他人证明他们很擅长在股票市场中打滚。但他们常会犯以下两个错误:首先,为了锁定利润,他们会过早地卖掉很好的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留下亏钱的股票。第二,他们会选择他们认为有潜力暴涨、股本较小的高风险股票,但这类股票通常盈利能力弱且常常传出许多虚假的利好消息。在市场转向时,这类股票将会被大幅抛售而跌至极低。这类投资者非常在意自己的荣誉和自尊心的满足,并经常向他人吹嘘自己的所谓“选股宝典”。

赚的钱不是自己的钱─这又是一种常见的投资者心理,在赌场中更常见。想象一个赌客一开始以1万元赌博,当赚了3万元后,他通常不会认为自己拥有4万元,仍认为他只有1万元,赢得的3万元属于赌场。接下来,他会进行筹码更大、风险更高的赌博。如果因此输掉了3万元,他也不会感觉难过,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损失。若同一个人一开始就用4万元入场,他一定会选择不同的赌博方式。我们常常也能看到抱有同样心理的投资者,当盈利时,他会无视风险而选择风险更大的投资。因此,从长期来看这类投资者投资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所有上述不理性的投资行为都可以总结为投资世界中常说的两个词:贪婪、恐惧。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弱点。而为了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投资者必须训练自己,避免这些人性的弱点对投资策略产生影响。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可靠的专业投资经理人以制定投资策略。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有投资决策制定程序,以保证制定出的策略符合现代投资理论的投资原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