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朋友们的建议,今在人大经济评论开设一个职业规划专栏和在线咨询专题,希望与大家分享。
本人的介绍见我写的晒晒自己研究生毕业3年的酸甜苦辣。
在线提供有关职业规划的咨询,需要的请跟帖提问,谢谢。
职业规划第一篇还是从“被就业”开始说起。
2009年的流行词是“被”,比如“被就业”“被消费”“被活着”。。。
大学生被就业了,是中国天子骄子规模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应岗位供应量不足这个矛盾的新理解,新创意词汇。
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国人的就业、结婚、生子,一直以来都不是单个个体之间的较量,是单个个体背后家庭之间的较量。
国人太把教育学历看的太重,我们家里人可以认为这个是光荣的事情,但是作为我们在校生,必须明白自己未来的压力和责任是很重大的。
我们是独立的,是么?
看了那么多人来咨询我,以及大量的社会现实,真正独立的人不多,我们要发展,有条件的要不断发展,没条件也要努力发展。完全独立的思想也是错误的,我们要独立,就是需要思想独立、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当然你有思想独立就不错了,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明白自己的目标和发展路径,
你是“被活着”,为家人、朋友、同事活着。
活着是最好的,所有的一切是需要我们活着,身心健康,才能创造我们的独立的明天。
首先大学生是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我们也能比较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培养和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和韧性。我们需要犯错误,我们不怕错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些话我们也明白,但是我们还是担心,我们要“被就业”。
看来当今的学生朋友确实有点怕了,我想很多人是不用怕的。
首先你要想想你的背后有啥,你可能通过一些关系和能力找到自己的第一个工作,我们要就业了。当然有很多朋友背井离乡当外乡读书就业,我们也需要发挥出自己在职前储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不能抱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很多家里人是这么想的,我想我们有作为的年轻才俊不应该有这个想法的,我们是要找好平台,不论这个平台是国有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还是自己创业,我们的目标还在前方,我们只是要出发了。
其次,对于职业发展的起点开始了,我们要明确,从个人发展来说,价值观和个人技能构成一个人发展的双翼,你需要有更远更有眼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金钱观,没有这个东西你可能走不远,走不长,经常在就业后绕小圈子。而个人技能中包括你的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当然这个世界,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后面自学的,所以在我看来,大学里很多专业并不重要,只是你进入某些岗位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技能还包括你熟悉哪个领域(是管理、营销、技术、财务、策划等)、人脉运营能力等,每个人的职业性格其实在大学毕业1-2年后可以明确下来,做符合自己职业性格的活可能是最好的,至少是不太痛苦的。不一定是符合你目前需求的,因为很舒服的工作赚的钱不一定能满足你的需求。
最后我想说下,创造明天,要学会团队作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胆子大,我们年轻人怕啥,年轻就是资本啊,我见到太多的朋友,就是一个字“怕”,希望自己“被牵着”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必须要独立了,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重建自己的人脉关系和未来的家庭文化。
说了有点乱,还得解放我们“被就业”的局面,解放自己的思想开始,加强执行能力,找到阶段性的榜样,找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好好的商业模式,即生存模式,父母亲投资了你,一定看到了你的商业模式?
难道你自己没有想好自己的商业模式么?假如你现在的价值是-10万,你如何在未来做到百万、千万甚至亿万么?
开始行动吧!
职业规划交流群:118900930,欢迎加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