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7 1
2009-08-06
行政干預威脅法治
陳家煜


3/31/2006  刊登於蘋果日報
[size=85%]法治是民主政治及自由經濟的基石,遠通電收ETC案到目前為止的發展,

[size=85%]嚴重暴露出行政部門對法治精神的侵害,
[size=85%]更加證明了行政部門乃妨礙台灣進步的最大阻力。另一方面,司法部門對ETC案的勇敢作為,
[size=85%]讓人對台灣的法治仍存一線希望。
我們不斷地在媒體上看到行政部門放話,一下子強調與遠通電收的契約屬公法契約,

[size=85%]政府有權單方面解約,[size=85%]一下子又下令遠通電收提出「符合公益」的方案。
[size=85%]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官員以君父式的姿態下命令,完全看不到對有可能侵害人民財產權的顧慮。
[size=85%]人民財產若不能受法律的保護,而處於隨時會遭政府沒收的情況,
[size=85%]還有人敢稱台灣是民主社會嗎?是官主社會吧!還有人敢在台灣投資嗎?
[size=85%]在台灣如果私有土地被徵收用作道路用地,不僅人民沒有發言反對的機會,
[size=85%]更有可能要付上一筆工程收益費,因為政府拿你的地來造福你,所以要付錢?
[size=85%]
[size=85%]司法才是最後防線

這種情況不可能在美國發生。最近美國東岸一個小鎮政府,徵收人民土地,更新都市,

[size=85%]結果被民眾一路告到最高法院,因為政府隨意侵害憲法所保護的財產權。
[size=85%]最高法院進行審理,最後雖然判決政府得在嚴謹的前提下,比如說避免開發計劃偏袒少數個人的情況下,
[size=85%]有條件徵收人民土地,
[size=85%]但我們看到了美國司法體系對財產權的慎重,也進一步地箝制了行政機關的濫權。在台灣,
[size=85%]我們看不到行政部門對單方面決定「公法契約」的謹慎,
[size=85%]只看到公務員的懶惰及怕事。看不到對法律見解的辯論,只看到高層長官的一言決定,
[size=85%]《蘋果日報》記者所詢問的法律專家意見,可能都比行政院會來得周詳。
[size=85%]若遠通一路告到底,最後要國家賠償,誰來付錢?還不是所有納稅人?
公務員懶惰及怕事,多經幾次政黨輪替後就會改善許多。但若是心懷不軌,貪贓枉法,

[size=85%]便只能靠司法力量來矯正。[size=85%]所幸台灣司法獨立的努力逐漸出現成果,
[size=85%]如果沒有行政法院的判決,我們真還不知道ETC決標竟然和私相授受沒什麼兩樣;
[size=85%]如果沒有檢調機關的起訴,[size=85%]我們也還不知道有公務員貪污,而且層級不低。
[size=85%]不管現在查到的是不是冰山一角,[size=85%]這些成果都證明司法才是法治的最後一道防線。
[size=85%]
[size=85%]先有法治再談經濟

[size=85%]蘇聯及東歐共黨垮台之際,有人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對這些國家有什麼建議,
[size=85%]他給了3個建議,「私有化,私有化,以及私有化」。
[size=85%]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傅利曼承認他錯了,他認為俄國和東歐國家應該先建立法治,
[size=85%]再談自由經濟。沒有法治的自由經濟,恰是俄國那10幾年的寫照。
[size=85%]法治的重要,可見一斑。台灣行政機關的輕乎法治,不免讓人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憂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6 00:50:20
看了帖子《水价上涨暴露“私有化的局限”》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14471-1-1.html
感觉相当不爽,就转了篇老文章过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