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14 6
2005-10-20
马克思真的解决了李嘉图体系的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0 19:15:00
先说说你的看法?否则怎么评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3:21:00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学派的一个主要成就。李嘉图是这一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但李嘉图体系由于存在两大矛盾而最终归于解体。马克思对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作出了新的解释,在理论上维护了劳动价值论,并把这一理论发展到顶峰。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是没有缺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3:23:00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是价值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使用价值既不是价值的实体,也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但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存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是,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解释并不是统一的,前后一贯的。一方面,马克思把使用价值看成商品的有用性,看成商品的一个因素或一种属性。他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1)“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2)因此,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或有用性。这种使用价值,是物品作为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或属性。马克思明确写道:“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3)“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4)“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5)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把使用价值和商品体等同起来,把使用价值看成商品或商品体本身。例如,他明确指出:“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就是使用价值。”(6)“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7)“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换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8)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实际上下了两个不同的定义。第一个定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一个因素或属性;第二个定义: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3:26:00
马克思对价值性质与源泉问题的分析不是没有问题的。第一,这种分析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即所有进入交换的商品都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因而都是劳动产品。如果进入交换的不都是劳动产品(没有理由否认这种可能性),那就不能从中抽象出劳动这一特性,也就不能得出价值是人类劳动凝结的结论。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把价值规定为人类劳动的凝结,而自然物质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因而可以据此推断自然物质没有价值。实际上,这正是马克思所使用的方法。但这样处理问题显然是违反逻辑的:这实际上是把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身还有待证明的命题,当成了逻推理论的前提。而且,这样处理问题还会陷入循环论证之中:自然物质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价值之所以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又是因为自然物质没有价值。第二,撇开自然物质可能进入交换这一事实不说,既便是生产过程的产品,它们在抽去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之后,也还会剩下抽象使用价值这一属性。抽象使用价值为什么不能成为价值的实体和决定因素?马克思并没有作出说明。列宁作出的说明是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我们预先有权把商品的哪一些属性抽象掉,而在于说明以产品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引者)的主要现象。”(23)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现象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把商品的劳动属性抽象出来,就可以说明这种现象。但是这样一来,又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循环论证之中:要说明剩余价值剥削的存在,就必须借助于劳动价值论,而要说明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性,又必须认定剩余价值剥削的存在。第三,即使撇开抽象使用价值不说,从而把使用价值本身也抽去,也不能直接得出价值是人类劳动凝结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23:31:00
以上几点看法仅供参考,望诸位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