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31 3
2009-08-06
2009年08月06日 10:06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千个孩子,也许有一千种教育方法,但是,带着孩子长年隐居山林,则是前所未闻:在对儿子的成长失望之后,一对眷恋传统文化的北大MBA夫妇带着女儿西西在终南山中居住已近3年,他们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希望培养出人格完整的现代“君子”。(8月5日华商报)
  在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却让孩子隐居山林,过着近乎茹毛饮血的生活,靠着一部收音机了解外面的世界,每天读诵经典,学习传统礼仪,并希望藉此将孩子培养成现代“君子”,这无疑让现代教育很难堪。
  终南山“隐居女”之所以吸引人们眼球,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和常规,有着太多的不合情理——没有让孩子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了解现代的事物和信息、受到完整的学科教育……正是这些,颠覆了现代教育,并与现代教育展开了一场对决。不过,这场对决是以孩子为筹码,以不确定目标为代价,所以,只能是一着险棋,胜负难料,因此,笔者希望它只是一个孤独的标本,而不致成为更多家长仿效的对象。
  失败的教育,导致了对儿子的失望,进而又将女儿逼上了终南山,但终南山毕竟不是孩子的终生乐园,西西还要回到“现实”当中来。拿什么吸引西西下山,靠什么阻止更多西西上山,不能仅靠简单的说教和生硬的法条,而要从教育自身做起。“西西隐居”,对现代教育是一种启示,也给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如何适应孩子兴趣,依照孩子特点,科学设置课程,培养出更为健全的人格、心智和情商的孩子,对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
  也许,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隐居终南山的西西应当被强遣下山,回到学校,接受传统教育,而西西的父母甚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笔者却以为,在一个人们观念和生存方式多样化的社会,不妨对隐居山林的西西网开一面,将其作为一个标本,让它孤独地存续下去,通过这个标本的参照作用,如果西西及其父母能够发现隐居教育的不足,从而不请自下(山),那才是现代教育的胜利。
  作者:叶传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6 13:14:36
这对夫妇很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13:26:11
赞成她们的做法,
不过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一个人的品格完整,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6 13:26:56
不想让中国一代不如一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