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金融类
2009-8-8 19:17:39
不屑于和这种帖子的发表人去讲什么去理论什么
纯属哗众取宠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19:20:34
61# xela

既然如此,兄弟不如把你的道理讲来听听!有理不怕摆!否则就是真正的哗众取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19:39:42
58# dctfjy
纠正几个东西,平安不是国内最大的保险公司,平安只是最大的“民”企而已;
处女膜损失了,对人的一生产生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具有样本同质性的特点,并且太容易发生道德风险,甚至可以用科技手段。。。从原则上可以被保险排除;
投资收益我是研究过的,目前国内保险的投资收益还是小头,无法和业务本身的诸多“差”来相提并论,国外成熟的投资体系和足够长期的各类投资工具能够满足稳定而又适中的保险投资收益的出现;

但是请不要认为面对数据的工作就是懦弱,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从事任何一个正当的行业就是懦弱的行为,我们每天都要看书和工作,很多时候除了做各类繁琐的数据处理,还是要和各类内勤沟通,乃至与外界监管机构以及交易对象沟通,我无法从哪个地方看出这个职业懦弱,反而这个职业可以带来更多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长久的坚持和不懈地吸取新元素,高雅点说叫作“与时俱进”,学习和涉及的领域从统计知识到各类金融工具运用,从这个时代的保险特征以及未来的保险理念,乃至法律、财务以及各类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和地域性,都要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理解;这绝对不会是懦弱,这没有坚强的心和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精算师的。
最后,收入并非衡量某个职业懦弱的指标,同样工作对象也不是,懦弱只是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而已;LZ只是不去和这类人了解和沟通罢了,或者打心里看不起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0:25:29
63# lzw123ccc

是的,我刚查了一下,平安还没超过中国人寿,第一应该是中国人寿,抱歉!当然,平安的发展态势要好过中国人寿,所以冲第一要不了多久了。

说我看不起搞精算的,这是天大的诬蔑,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想考精算师的,但是我没想到这些年发展下来,国内精算师的就业竟然是如此一塌糊涂,原因在哪里?
从我自己的感受看,我当时为什么要去考精算师,就是因为懦弱,听说全球80%的CEO和经理人是从销售出身,但我不敢去面对市场,不敢去做销售,我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乖露丑,我不擅于表达自己,内心非常畏惧进入社会,但是我肯定不畏惧一堆数据,而且听说精算师的收入很高,不是吗?我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见闻和心理。
精算师并不懦弱,精算这个职业也不懦弱,我说的是选择去做精算是懦弱的行为,这是针对还没去做的精算的人,对于已经在做精算的,我不知道如何评论,但是,低收入仍旧宣告了中国精算师的价值不高,这是事实,值得大家反思。其实做精算师从一开始就要学会去面对销售,而不是数据,如果你的心只能容下数据,你的价值就不可能高,你的心要容下这个市场。兄弟你说“没有坚强的心和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精算师的。”,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你不去亲自销售自己设计的产品,怎么能知道自己设计的产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很多的问题是无法在数字中找到答案的,他们也不包含于数字之中。比如说人情!一个保险公司,1年可能签订保单X个,精算师以为自己参与设计的产品大受欢迎,但是他们怎么知道这些保单是怎么签的?怎么知道有多少保单是“人情单”而不是那个产品本身设计得好呢?以为卖得多,利润丰厚就是产品好,这是片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0:38:42
呵呵,你以为你说的那些道理精算师不懂么?只能说你不了解国内的精算师而已.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国内精算师的水平,远在你想象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0:41:25
精算师分工不同,有偏市场的精算师,也有偏财务报告的精算师,但不论哪一类,他们都明白如何从"技术"和"生意"中去取得平衡,明白这些道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要按你说的去一线卖产品,至于你说精算师不敢去卖产品就是懦弱,如果你坚持这种说法,我看是不太值得继续交流下去了,思维的方式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0:47:47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6:14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4:40
厚黑儿 发表于 2009-8-8 13:41
楼主太过激进了吧!
    有的人就喜欢做精算,家人实现自我价值就是当精算师,你拿他也没有办法啊
    反正每年有个20万的收入也能过日子嘛
喜欢当精算师是好事啊,他能不能当好精算师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的精算师有什么大用呢?
如果他要成为一名很好的精算师,那么他就要去面对市场恶劣的环境,不断地历练自己, 营销就是他需要走的刀山火海,他是选择逃避一直躲在屋里,还是敢于出来晒晒太阳,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算师.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历程,靠考试烤出来的精算师是没有大作为的.
真正的精算师是敢于去做营销的,他们像狼一样奋斗和生活着.
谁告诉你精算师就是束之高阁,不是人间烟火,一心搞研究,搞你认为的“算数字”的游戏呢?
这个时代的精算师已经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交流的技能,很多精算协会已经把精算生涯的第一技能变成与外界沟通,与市场沟通,简单再简单地传输保险精算理念。之所以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你不知道精算师的职能和他们如何去面对市场挑战而已,虽然我不否认有部分人就是单纯考试,玩数字游戏和不理外界市场环境的。
另一句话不知听过没有:保险公司短期可以靠销售,中期靠的是精算,长期靠的是投资,真的有你所谓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保,什么东西符合市场就可以卖,那可是最初级的想法。呵呵,处女膜的道德风险可不是一般大阿?你卖的了,公司可是赔不起啊!看看国内保险的氛围,太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看看住院险赔得一塌糊涂,什么样的赔付率都有。保险合同可是不确定收益的合同,不要因为你做销售,就可以代表你不知道阿~~这个保险市场可不是一般的扭曲哦,不是好的保险产品销售量就会好,在吹嘘的年代,在短视的年代,在这个把唾手可得的利益看得长远发展的东西还重要的时代,保险公司在未来10~20年内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低质量的保单一一垮台,这个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但是你们会认为10年20年后的事情谁会去管呢?所以我们就是给保险公司把关的这群“算数字”的人,同时在你眼中懦弱无用的人,在这个投机时代收益颇微的人而已。
这位仁兄分析的不可不谓独到啊。。精算师更多的思考应该是和营销和财务等部门共同合作、协作,完成将公司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很同意应用的上上面那楼说的像狼一样奋斗和生活,但请明确一点——狼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的。狼是一个群体协作的动物,在其内部分工是非常明确的。很多人将狼简化为扭曲为狠、凶猛、坚韧等等,那只是狼的一部分,为了完成狼王的任务的一部分,假如狼只有这一部分的化,那狼早就灭绝了。说这么多关于狼,是因为我觉得精算师也应像狼群里的狼一样,完成他份内的事,或许LZ看见的是精算师需要更多的销售经验来设计更好的保单,但是每一位精算师都应该如此吧,虽然我不太了解精算师的具体分工,但我想不同的精算师也有不同的分工侧重方向吧。既然有不同的侧重方向,那我想不是每一位精算师都需要销售经验吧。具有销售经验的人很容易引起一种现象——过分注重短期利益,而忘记了公司或者忽略了公司未来的利益,当今的保险市场环境就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还有LZ,狼群中不是每一位狼都是需要凶狠的拼杀技巧,在狼王身边的不一定是最强状的狼,也可能是一只所谓的“儒弱”的狼,因为他的工作是分析或献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0:51:14
都卖保险去了,精算不更值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1:42:43
我在考中精 看了你的帖子很受打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2:00:44
1# dctfjy
wo  jiu  shi  bao  xian  de  .xiang  he  lou  zhu  jiao  ge  peng  you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2:06:08
我是学保险的,想和你交个朋友,一起探讨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2:23:35
楼主你的想法还是蛮好的,精算和销售我是觉得分不开家的,不过,,我还是相信,有80%以上考过精算师的(水平到一定阶段),都会有自已的价值观,所以做精算是懦弱的表现我是不太同意的,呵呵,但是做精算的还是需要学些营销,当然,应有所侧重,不应舍本逐末,哪个为重点看个人兴趣爱好,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2:44:37
LZ做销售中,在这儿和大家练口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10:49
9楼说的很有道理,我以前在保险公司做事,公司里的业务员有一部分一个月都没有一张单子进账,有的业务员也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问题而对投保人胡乱承诺,
那时候公司规定要是三个月没有单子的就自动销户,所以有的认为报工作就胡乱承诺,或者三个月后离职,是投保人陷入“孤儿”状态,
这样一来是很多人对保险也失去了信心,是保险业在国内举步维艰,在美国,保险基本是民生之本,是国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自然美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15:20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20:25
63# lzw123ccc

是的,我刚查了一下,平安还没超过中国人寿,第一应该是中国人寿,抱歉!当然,平安的发展态势要好过中国人寿,所以冲第一要不了多久了。

说我看不起搞精算的,这是天大的诬蔑,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想考精算师的,但是我没想到这些年发展下来,国内精算师的就业竟然是如此一塌糊涂,原因在哪里?
从我自己的感受看,我当时为什么要去考精算师,就是因为懦弱,听说全球80%的CEO和经理人是从销售出身,但我不敢去面对市场,不敢去做销售,我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乖露丑,我不擅于表达自己,内心非常畏惧进入社会,但是我肯定不畏惧一堆数据,而且听说精算师的收入很高,不是吗?我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见闻和心理。
精算师并不懦弱,精算这个职业也不懦弱,我说的是选择去做精算是懦弱的行为,这是针对还没去做的精算的人,对于已经在做精算的,我不知道如何评论,但是,低收入仍旧宣告了中国精算师的价值不高,这是事实,值得大家反思。其实做精算师从一开始就要学会去面对销售,而不是数据,如果你的心只能容下数据,你的价值就不可能高,你的心要容下这个市场。兄弟你说“没有坚强的心和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精算师的。”,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你不去亲自销售自己设计的产品,怎么能知道自己设计的产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很多的问题是无法在数字中找到答案的,他们也不包含于数字之中。比如说人情!一个保险公司,1年可能签订保单X个,精算师以为自己参与设计的产品大受欢迎,但是他们怎么知道这些保单是怎么签的?怎么知道有多少保单是“人情单”而不是那个产品本身设计得好呢?以为卖得多,利润丰厚就是产品好,这是片面的!
你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精算确实需要经常和市场接触,包括产品开发前和产品发行推向市场之后;精算人员同样也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公司内部,精算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沟通,还有和外部机构等的沟通,这种沟通也不像楼主所说的只是停留在销售产品的层面。诚然,你的理念是对的,精算需要综合素质,但是不能苛刻的要求精算每天去推销产品,了解市场渠道有很多,就像公司精算的分工不同,有产品开发、产品市场部、精算评估、财务精算一样。不能苛求某个精算人员面面俱到,分工不同,所涉及到的领域和具体工作也是不同的。
如果楼主有其他对于精算的好建议,可以继续讨论,否则,如果一味在精算师是否应该做销售这个话题争论的话,还是就此打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20:39
楼主的逻辑实在雷人。。估计现在是销售人员吧。敢问楼主做过精算么?在我看来成熟的人会对未知的领域至少报以尊重的态度,绝不会不经了解恶语相加。
依照楼主的逻辑可以推出:
去医药公司研发新药的人应该去卖药,天天做实验的太懦弱了!
服装设计师都应该去动物园五道口练摊,否则就是懦弱!
微软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你们都出来,去中关村卖几天电脑,不肯出来?懦弱。。。

呵呵,有点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28:36
楼主的出发点没错,就是绝对了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30:21
国内的精算行业确实不景气。首先,精算师的收入不和其创造的价值成正比。其次,中精考试不被国外精算协会所认可。所以如果已经通过一些资格考试、有一定工作经验、精通英语并且沟通能力强的人不妨往国外发展。在国外,精算行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而且精算师从事的领域并不拘泥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都需要精算师来规划。风险管理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智慧的展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31:03
就问一个问题,请问楼主收入如何?不知道是哪个阶层?如果楼主考完精算师,做保险营销,收入达到500,再来发帖吧
当然,安利的人可能收入更高,就是完全被洗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23:35:20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7:18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1:45
很好玩的帖子,国内代理人的薪酬体系大部分还是精算部在算,你们平均有多少,脱落率有多少,心知肚明;
什么是懦弱,LZ连精算都没有干过,怎么知道精算就是很懦弱?国内精算师待遇是不咋的,但是营销体系的人平均上还是比不了的~~~脱落率才70%。。。真不知道是哪里的数据。。。
现在扭曲的价值观越来越严重了,精算不是脱离实际,精算actuary就是实践actual延伸出来的
我说的70%是指假设一次召入100人,一年内会走掉70%,但是第二年还会走掉一些,第三年还会走掉一些……,最后剩下的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兄弟你不要断章取义,我是统计精算专业出来,看数字一定要看上下文.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则的话,推荐你看看《统计学的世界》,这本书专门告诉你怎么看数字,数字后面通常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需要声明的是,我说的这个数字是个经验数字,不是行业的统计数据。

精算可能是从实际中来的,但是中国的精算师是否尊重实践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了!
哈哈,统计精算专业?貌似很高级,很好玩? 你真的看过《统计学的世界》?那么我们来算算数字吧:
先给个链接:
http://www.ocn.com.cn/free/200901/shanghaibaofeishouru230808.htm
此报道说: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保险代理人超过5.7万人。
实际上从2009年上海市的保险代理人增加绝对超过这个数字(我手头有数字,但是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公开,为了避免有人怀疑数据来源,暂不在这里使用,仅以公开公布的、大家都能查到的数字为准)。按照楼主的数据“工作一年的保险营销员在上海大概是1.2万/月”,那些工作超过一年的收入肯定超过1.2万啦;那些工作不足一年的收入可能少于1.2万,但是由于工作超过一年者所占比例肯定远远大于工作不足一年者、并且平均收入也大于1.2万,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2万,那么2008年上海市保险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
1.2万×12月×5.7万=82.08以亿。
上海市全年保费收入:600亿
在看一则报道:
http://www.etest8.com/html/bxyxy/3211812/etest8Info54001.htm
上面说:2008年前三季度营销员总收入为325.25亿,保险营销员人数为2400819人,人均收入为:1630元/月。

我么假设第四季度营销员收入为前三季度的平均值(在保险公司干过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前两个季度才是保险销售的黄金时节),那么全年全国营销员总收入为:
325.25/3×4=434亿
在看一则报道:http://www.china.com.cn/finance/txt/2009-01/21/content_17166461.htm
08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9784亿。

结论:上海市是营销员创造的保费占全国保费比例为:600/9784=6.1%
     上海市是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占全国佣金收入比例为:82.08/434=18.9%.
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佣金收入大概正比于保费收入,那么上面的数字该如何用统计学来解释?

我始终认为:精算师在作出任何结论前,必须要有理有据,即使是最简单的结论也要找到支撑的材料和数据----这是精算人员的基本素养;
                      如何只是为了自己的结论就不顾基本事实胡乱编造数据,那就只能是营销员的水平了----而且还是特别差劲的营销员,能每个月拿到1.2万以上的营销员决不是这个水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08:54:12
敢不敢做和做不做是两个概念,好伐?按照楼主的意思,不管什么职业,只要不是营销的,都是懦弱的。太搞笑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09:02:38
golddust 发表于 2009-8-8 23:35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7:18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1:45
很好玩的帖子,国内代理人的薪酬体系大部分还是精算部在算,你们平均有多少,脱落率有多少,心知肚明;
什么是懦弱,LZ连精算都没有干过,怎么知道精算就是很懦弱?国内精算师待遇是不咋的,但是营销体系的人平均上还是比不了的~~~脱落率才70%。。。真不知道是哪里的数据。。。
现在扭曲的价值观越来越严重了,精算不是脱离实际,精算actuary就是实践actual延伸出来的
我说的70%是指假设一次召入100人,一年内会走掉70%,但是第二年还会走掉一些,第三年还会走掉一些……,最后剩下的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兄弟你不要断章取义,我是统计精算专业出来,看数字一定要看上下文.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则的话,推荐你看看《统计学的世界》,这本书专门告诉你怎么看数字,数字后面通常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需要声明的是,我说的这个数字是个经验数字,不是行业的统计数据。

精算可能是从实际中来的,但是中国的精算师是否尊重实践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了!
哈哈,统计精算专业?貌似很高级,很好玩? 你真的看过《统计学的世界》?那么我们来算算数字吧:
先给个链接:
http://www.ocn.com.cn/free/200901/shanghaibaofeishouru230808.htm
此报道说: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保险代理人超过5.7万人。
实际上从2009年上海市的保险代理人增加绝对超过这个数字(我手头有数字,但是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公开,为了避免有人怀疑数据来源,暂不在这里使用,仅以公开公布的、大家都能查到的数字为准)。按照楼主的数据“工作一年的保险营销员在上海大概是1.2万/月”,那些工作超过一年的收入肯定超过1.2万啦;那些工作不足一年的收入可能少于1.2万,但是由于工作超过一年者所占比例肯定远远大于工作不足一年者、并且平均收入也大于1.2万,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2万,那么2008年上海市保险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
1.2万×12月×5.7万=82.08以亿。
上海市全年保费收入:600亿
在看一则报道:
http://www.etest8.com/html/bxyxy/3211812/etest8Info54001.htm
上面说:2008年前三季度营销员总收入为325.25亿,保险营销员人数为2400819人,人均收入为:1630元/月。

我么假设第四季度营销员收入为前三季度的平均值(在保险公司干过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前两个季度才是保险销售的黄金时节),那么全年全国营销员总收入为:
325.25/3×4=434亿
在看一则报道:http://www.china.com.cn/finance/txt/2009-01/21/content_17166461.htm
08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9784亿。

结论:上海市是营销员创造的保费占全国保费比例为:600/9784=6.1%
     上海市是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占全国佣金收入比例为:82.08/434=18.9%.
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佣金收入大概正比于保费收入,那么上面的数字该如何用统计学来解释?

我始终认为:精算师在作出任何结论前,必须要有理有据,即使是最简单的结论也要找到支撑的材料和数据----这是精算人员的基本素养;
                      如何只是为了自己的结论就不顾基本事实胡乱编造数据,那就只能是营销员的水平了----而且还是特别差劲的营销员,能每个月拿到1.2万以上的营销员决不是这个水平吧?
你说了这么多,我一句话就能给你解决掉,你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是真的,但是互联网上的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一样不可全信,关于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这是真的,保险营销现在是分区的,每个区的业绩是由区别的,而且也和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关,还有和保险公司也有关系,各个保险公司也不一样,你提供的数据基本上是全上海市所有保险公司的统计和全国的统计数据,这就像拿一个中部城市来衡量东部的上海某一个营业区的收入水平,非常荒谬可笑,我说了,你不出来走走,纯粹玩数字游戏是没有出路的!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是可以取证的现实,你连现实都不相信了,可见纯粹玩数字游戏对你的毒害之深,精算师的收入低也就可以理解了。你们这么玩,真的没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09:07:20
hdybwaityouf 发表于 2009-8-8 22:23
楼主你的想法还是蛮好的,精算和销售我是觉得分不开家的,不过,,我还是相信,有80%以上考过精算师的(水平到一定阶段),都会有自已的价值观,所以做精算是懦弱的表现我是不太同意的,呵呵,但是做精算的还是需要学些营销,当然,应有所侧重,不应舍本逐末,哪个为重点看个人兴趣爱好,等等.
学营销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参与!你做几年营销再回去做精算,对数字的感觉会完全不同,我以前也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但是这个世界不是用数字构建起来的,你可以去看看82楼的回复,就知道什么是玩数字的游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09:10:05
dctfjy 发表于 2009-8-9 09:02
golddust 发表于 2009-8-8 23:35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7:18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1:45
很好玩的帖子,国内代理人的薪酬体系大部分还是精算部在算,你们平均有多少,脱落率有多少,心知肚明;
什么是懦弱,LZ连精算都没有干过,怎么知道精算就是很懦弱?国内精算师待遇是不咋的,但是营销体系的人平均上还是比不了的~~~脱落率才70%。。。真不知道是哪里的数据。。。
现在扭曲的价值观越来越严重了,精算不是脱离实际,精算actuary就是实践actual延伸出来的
我说的70%是指假设一次召入100人,一年内会走掉70%,但是第二年还会走掉一些,第三年还会走掉一些……,最后剩下的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兄弟你不要断章取义,我是统计精算专业出来,看数字一定要看上下文.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则的话,推荐你看看《统计学的世界》,这本书专门告诉你怎么看数字,数字后面通常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需要声明的是,我说的这个数字是个经验数字,不是行业的统计数据。

精算可能是从实际中来的,但是中国的精算师是否尊重实践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了!
哈哈,统计精算专业?貌似很高级,很好玩? 你真的看过《统计学的世界》?那么我们来算算数字吧:
先给个链接:
http://www.ocn.com.cn/free/200901/shanghaibaofeishouru230808.htm
此报道说: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保险代理人超过5.7万人。
实际上从2009年上海市的保险代理人增加绝对超过这个数字(我手头有数字,但是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公开,为了避免有人怀疑数据来源,暂不在这里使用,仅以公开公布的、大家都能查到的数字为准)。按照楼主的数据“工作一年的保险营销员在上海大概是1.2万/月”,那些工作超过一年的收入肯定超过1.2万啦;那些工作不足一年的收入可能少于1.2万,但是由于工作超过一年者所占比例肯定远远大于工作不足一年者、并且平均收入也大于1.2万,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2万,那么2008年上海市保险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
1.2万×12月×5.7万=82.08以亿。
上海市全年保费收入:600亿
在看一则报道:
http://www.etest8.com/html/bxyxy/3211812/etest8Info54001.htm
上面说:2008年前三季度营销员总收入为325.25亿,保险营销员人数为2400819人,人均收入为:1630元/月。

我么假设第四季度营销员收入为前三季度的平均值(在保险公司干过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前两个季度才是保险销售的黄金时节),那么全年全国营销员总收入为:
325.25/3×4=434亿
在看一则报道:http://www.china.com.cn/finance/txt/2009-01/21/content_17166461.htm
08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9784亿。

结论:上海市是营销员创造的保费占全国保费比例为:600/9784=6.1%
     上海市是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占全国佣金收入比例为:82.08/434=18.9%.
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佣金收入大概正比于保费收入,那么上面的数字该如何用统计学来解释?

我始终认为:精算师在作出任何结论前,必须要有理有据,即使是最简单的结论也要找到支撑的材料和数据----这是精算人员的基本素养;
                      如何只是为了自己的结论就不顾基本事实胡乱编造数据,那就只能是营销员的水平了----而且还是特别差劲的营销员,能每个月拿到1.2万以上的营销员决不是这个水平吧?
你说了这么多,我一句话就能给你解决掉,你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是真的,但是互联网上的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一样不可全信,关于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这是真的,保险营销现在是分区的,每个区的业绩是由区别的,而且也和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关,还有和保险公司也有关系,各个保险公司也不一样,你提供的数据基本上是全上海市所有保险公司的统计和全国的统计数据,这就像拿一个中部城市来衡量东部的上海某一个营业区的收入水平,非常荒谬可笑,我说了,你不出来走走,纯粹玩数字游戏是没有出路的!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是可以取证的现实,你连现实都不相信了,可见纯粹玩数字游戏对你的毒害之深,精算师的收入低也就可以理解了。你们这么玩,真的没出路!
(1)关于数字涞源:我所引用的数字来源于上海保监局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字,证券公司分析员在做分析时引用的也是相同的数字---尽管如此你可以怀疑其信度;但是你说的工作一年以上”月收入在1.2万“以上,请你也拿出相关数据和依据;
(2)你还没有看明白的我的意思:基本常识是,虽然个保险公司在各个区域销售的产品略有不同,但是同一产品在各地的佣金率基本是相同的,所以我的帖子着重在比较佣金率,而不是你所谓的区域收入差异。我的意思是:既然上海的保费收入占全国的6.1%,那么营销员佣金收入大致也应该在6.1%上下波动,
打个比方:尽管上海某一区域居民用电量是某一中等城市的6.1倍,那么缴纳的电费关系大致也应当是6.1倍左右(尽管可以考虑电费差别,这个比例也应该在410之间才对吧?);如果是这个比例变为18.9不是很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2:36:50
golddust 发表于 2009-8-9 09:10
dctfjy 发表于 2009-8-9 09:02
golddust 发表于 2009-8-8 23:35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7:18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1:45
很好玩的帖子,国内代理人的薪酬体系大部分还是精算部在算,你们平均有多少,脱落率有多少,心知肚明;
什么是懦弱,LZ连精算都没有干过,怎么知道精算就是很懦弱?国内精算师待遇是不咋的,但是营销体系的人平均上还是比不了的~~~脱落率才70%。。。真不知道是哪里的数据。。。
现在扭曲的价值观越来越严重了,精算不是脱离实际,精算actuary就是实践actual延伸出来的
我说的70%是指假设一次召入100人,一年内会走掉70%,但是第二年还会走掉一些,第三年还会走掉一些……,最后剩下的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兄弟你不要断章取义,我是统计精算专业出来,看数字一定要看上下文.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则的话,推荐你看看《统计学的世界》,这本书专门告诉你怎么看数字,数字后面通常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需要声明的是,我说的这个数字是个经验数字,不是行业的统计数据。

精算可能是从实际中来的,但是中国的精算师是否尊重实践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了!
哈哈,统计精算专业?貌似很高级,很好玩? 你真的看过《统计学的世界》?那么我们来算算数字吧:
先给个链接:
http://www.ocn.com.cn/free/200901/shanghaibaofeishouru230808.htm
此报道说: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保险代理人超过5.7万人。
实际上从2009年上海市的保险代理人增加绝对超过这个数字(我手头有数字,但是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公开,为了避免有人怀疑数据来源,暂不在这里使用,仅以公开公布的、大家都能查到的数字为准)。按照楼主的数据“工作一年的保险营销员在上海大概是1.2万/月”,那些工作超过一年的收入肯定超过1.2万啦;那些工作不足一年的收入可能少于1.2万,但是由于工作超过一年者所占比例肯定远远大于工作不足一年者、并且平均收入也大于1.2万,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2万,那么2008年上海市保险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
1.2万×12月×5.7万=82.08以亿。
上海市全年保费收入:600亿
在看一则报道:
http://www.etest8.com/html/bxyxy/3211812/etest8Info54001.htm
上面说:2008年前三季度营销员总收入为325.25亿,保险营销员人数为2400819人,人均收入为:1630元/月。

我么假设第四季度营销员收入为前三季度的平均值(在保险公司干过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前两个季度才是保险销售的黄金时节),那么全年全国营销员总收入为:
325.25/3×4=434亿
在看一则报道:http://www.china.com.cn/finance/txt/2009-01/21/content_17166461.htm
08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9784亿。

结论:上海市是营销员创造的保费占全国保费比例为:600/9784=6.1%
     上海市是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占全国佣金收入比例为:82.08/434=18.9%.
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佣金收入大概正比于保费收入,那么上面的数字该如何用统计学来解释?

我始终认为:精算师在作出任何结论前,必须要有理有据,即使是最简单的结论也要找到支撑的材料和数据----这是精算人员的基本素养;
                      如何只是为了自己的结论就不顾基本事实胡乱编造数据,那就只能是营销员的水平了----而且还是特别差劲的营销员,能每个月拿到1.2万以上的营销员决不是这个水平吧?
你说了这么多,我一句话就能给你解决掉,你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是真的,但是互联网上的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一样不可全信,关于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这是真的,保险营销现在是分区的,每个区的业绩是由区别的,而且也和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关,还有和保险公司也有关系,各个保险公司也不一样,你提供的数据基本上是全上海市所有保险公司的统计和全国的统计数据,这就像拿一个中部城市来衡量东部的上海某一个营业区的收入水平,非常荒谬可笑,我说了,你不出来走走,纯粹玩数字游戏是没有出路的!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是可以取证的现实,你连现实都不相信了,可见纯粹玩数字游戏对你的毒害之深,精算师的收入低也就可以理解了。你们这么玩,真的没出路!
(1)关于数字涞源:我所引用的数字来源于上海保监局和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字,证券公司分析员在做分析时引用的也是相同的数字---尽管如此你可以怀疑其信度;但是你说的工作一年以上”月收入在1.2万“以上,请你也拿出相关数据和依据;
(2)你还没有看明白的我的意思:基本常识是,虽然个保险公司在各个区域销售的产品略有不同,但是同一产品在各地的佣金率基本是相同的,所以我的帖子着重在比较佣金率,而不是你所谓的区域收入差异。我的意思是:既然上海的保费收入占全国的6.1%,那么营销员佣金收入大致也应该在6.1%上下波动,
打个比方:尽管上海某一区域居民用电量是某一中等城市的6.1倍,那么缴纳的电费关系大致也应当是6.1倍左右(尽管可以考虑电费差别,这个比例也应该在410之间才对吧?);如果是这个比例变为18.9不是很奇怪?
无须再争了,趋势是无可否认的,在他眼中数字应该什么都不是,他不明白也就算了。一个人如果只注重自己好像看到的表象,而去否定一些基本的数据规律的话,那没有意义;精算师很多时候无须在乎别人的抨击,注重于实际即可,术业有专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另外保险监管机构发布的信息我不敢说100%正确,但是90%以上是肯定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2:42:03
这么幼稚的人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跟这人辩论……

楼主眼中懦弱自卑的人再次爬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2:56:11
呵呵  看了楼主的这篇文章 在强调精算师要了解市场的同时,更多得感受是在强调营销的作用。莫非楼主是保险工作做销售的人员  也许不是 但是给人得感觉确很像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3:02:47
dctfjy 发表于 2009-8-9 09:02
golddust 发表于 2009-8-8 23:35
dctfjy 发表于 2009-8-8 17:18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8 11:45
很好玩的帖子,国内代理人的薪酬体系大部分还是精算部在算,你们平均有多少,脱落率有多少,心知肚明;
什么是懦弱,LZ连精算都没有干过,怎么知道精算就是很懦弱?国内精算师待遇是不咋的,但是营销体系的人平均上还是比不了的~~~脱落率才70%。。。真不知道是哪里的数据。。。
现在扭曲的价值观越来越严重了,精算不是脱离实际,精算actuary就是实践actual延伸出来的
我说的70%是指假设一次召入100人,一年内会走掉70%,但是第二年还会走掉一些,第三年还会走掉一些……,最后剩下的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兄弟你不要断章取义,我是统计精算专业出来,看数字一定要看上下文.如果不知道这个规则的话,推荐你看看《统计学的世界》,这本书专门告诉你怎么看数字,数字后面通常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需要声明的是,我说的这个数字是个经验数字,不是行业的统计数据。

精算可能是从实际中来的,但是中国的精算师是否尊重实践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了!
哈哈,统计精算专业?貌似很高级,很好玩? 你真的看过《统计学的世界》?那么我们来算算数字吧:
先给个链接:
http://www.ocn.com.cn/free/200901/shanghaibaofeishouru230808.htm
此报道说: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保险代理人超过5.7万人。
实际上从2009年上海市的保险代理人增加绝对超过这个数字(我手头有数字,但是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公开,为了避免有人怀疑数据来源,暂不在这里使用,仅以公开公布的、大家都能查到的数字为准)。按照楼主的数据“工作一年的保险营销员在上海大概是1.2万/月”,那些工作超过一年的收入肯定超过1.2万啦;那些工作不足一年的收入可能少于1.2万,但是由于工作超过一年者所占比例肯定远远大于工作不足一年者、并且平均收入也大于1.2万,我们可以假设所有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2万,那么2008年上海市保险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
1.2万×12月×5.7万=82.08以亿。
上海市全年保费收入:600亿
在看一则报道:
http://www.etest8.com/html/bxyxy/3211812/etest8Info54001.htm
上面说:2008年前三季度营销员总收入为325.25亿,保险营销员人数为2400819人,人均收入为:1630元/月。

我么假设第四季度营销员收入为前三季度的平均值(在保险公司干过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前两个季度才是保险销售的黄金时节),那么全年全国营销员总收入为:
325.25/3×4=434亿
在看一则报道:http://www.china.com.cn/finance/txt/2009-01/21/content_17166461.htm
08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9784亿。

结论:上海市是营销员创造的保费占全国保费比例为:600/9784=6.1%
     上海市是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占全国佣金收入比例为:82.08/434=18.9%.
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佣金收入大概正比于保费收入,那么上面的数字该如何用统计学来解释?

我始终认为:精算师在作出任何结论前,必须要有理有据,即使是最简单的结论也要找到支撑的材料和数据----这是精算人员的基本素养;
                      如何只是为了自己的结论就不顾基本事实胡乱编造数据,那就只能是营销员的水平了----而且还是特别差劲的营销员,能每个月拿到1.2万以上的营销员决不是这个水平吧?
你说了这么多,我一句话就能给你解决掉,你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是真的,但是互联网上的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一样不可全信,关于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这是真的,保险营销现在是分区的,每个区的业绩是由区别的,而且也和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关,还有和保险公司也有关系,各个保险公司也不一样,你提供的数据基本上是全上海市所有保险公司的统计和全国的统计数据,这就像拿一个中部城市来衡量东部的上海某一个营业区的收入水平,非常荒谬可笑,我说了,你不出来走走,纯粹玩数字游戏是没有出路的!我说的"每个月拿到1.2万",是可以取证的现实,你连现实都不相信了,可见纯粹玩数字游戏对你的毒害之深,精算师的收入低也就可以理解了。你们这么玩,真的没出路!
楼主说自己的一万二是真的  这个数字从哪里来  为什么你只认为自己说的 是事实 而别人的 数据就是远离事实的


收入当然和城市总体消费水平 自己所处的公司有关

但是楼主这个数据 是以什么为准统计来的 有多大说服力  又能代表多大范围的人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6:49:52
干保险营销也要凭借关系,是官员的子女最好,我亲眼见过的,会有人拍马屁送单子,一般人都是穷死的,所谓的展业神话其实并不存在,最起码最近几年不存在。楼主不会是在论坛上吸收下线吧~但是精算我也不怎么支持,总之保险这行不太好搞,技术含量低又不正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9:42:07
你们的迂腐再次上演了,我没有说数据是错误和不准确的,我是说这些数据是不可信的或者是就算是准确的相信也没有意义,现在人家拿了1.2万/月,你去证明人家没拿那么多有什么意义? 你们每个月拿工资的时候除了基本工资不是还有其它收入?  你们要考虑到政府做统计的时候的统计口径, 再说就算那些数字是真的, 但是人家拿1.2万也是真的,这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数字正确与否没有意义,"保险监管机构发布的信息我不敢说100%正确,但是90%以上是肯定有的" ?100%正确但是人家拿了这么多钱一个月也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