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特色专业介绍_哲学专业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本专业旨在为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政治素质高、人格品质好、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敏锐又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将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宽广的哲学专业知识,熟悉中西方哲学及各二级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对其中1-2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了解国内外哲学理论发展的前沿状况;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与组织能力及较强的学科迁移能力和社会调查、实践的能力等;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近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位,教授11位,9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一个:中国哲学;上海市高等学校重点研究基地两个: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以及道德文明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院现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和哲学本科专业。其中,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师资博士后和科研博士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等7个专业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目前,进站博士后约6人,在校博士生约30人、硕士生约140人、本科生约110人。
【办学特色】
学院自2010年起,设有面向本科生的奖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奖励学生参加创新课题和报考研究生。
【就业情况】
学生将进入各类学校、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部分学生考研或直升本校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主干课程】
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概论、数理逻辑、伦理学、美学等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涉及公共管理、决策思维、法律及文化建设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