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高考
949 0
2017-02-03

上海电力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热能与动力工程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2004年年底我校的院系调整中由动力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组合而成,现由动力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能源与环保工程研究所五部分组成。其中动力系下设两个专业: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环境系下设三个专业:化学工艺与水处理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的院系:目前,我院共有专职和兼职教学、科研人员50人,其中27人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18人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所占的比例达到43%,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所占的比例达到54%。形成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我院教学科研试验设备齐全:经过多年建设,已有较为齐备的教学实验设施以及科研实验手段。特别是自2002年我院电厂热能动力与环境工程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后,根据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新添置科研用仪器、设备、软件及筹建、改建实验台17套(件),其中单价在10万元以上者7套,使我学科拥有的较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台数达到了27套。其中,有价值10万元的“原子力显微镜”、价值近20万元的“CFD仿真分析系统”,也有价值15万元的“天然气燃烧综合实验装置”、价值16万元的“相变-液浴式换热器实验装置”、价值20万元的“水处理工艺实验台”等。同时改造了实验室的基础试验设施,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实验研究基地。“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实验室”已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并已接待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同济、上大等高校的研究生以及华东、安徽、河北等电力试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事短期研究。2004年初,我们正式向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建设面向高级技术人员的“水处理技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申请,并一举获得批准。目前,该鉴定所已投入正常运转,首批43名学生已经获得高级预备水处理技术人员任职资格。
  在教学与本科生培养方面:
  动力工程系下设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两个专业。目前主要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面的本科生。本系的热能动力工程学科是上海电力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培育学科,拥有一个动力实验室、一个研究所和一个动力基础实验室,具有较强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实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了许多不同层次的社会急需人才,为我国电力科技事业与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能工程、空调与制冷工程、环境保护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行开放的“宽口径”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动力本科主干学科有: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包括:泵与风机、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制图、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热力发电厂、电程热力设备及运行、专业英语、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原理、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等。
  环境工程系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科是上海电力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培育学科,拥有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两个研究所和一个化学实验中心,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水处理方向)方面的知识,能在电力、能源、化工、轻工、医药、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工业水处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水处理微生物、环境监测、工业水处理、腐蚀与防护、水处理仪表与程控、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等。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和工业水处理、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力学与水泵、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环境监测、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等。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导论、材料化学与物理、材料制备与加工、环境材料、现代表面科学与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防腐蚀工程等。
  以上各专业的修业年限均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目前本院的在校学生达到1700名。
  在科学研究与成果方面:
  我院基础力量雄厚、科研成绩突出:仅2002~2004年三年间签订科研项目就达到了112项,总经费975.438万元;发表论文131篇,其中在国外学术杂志发表16篇,被SCI收录25篇,EI收录15篇, ISTP收录2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申请专利27项,获得授权14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航天科研项目(两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研项目多项。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原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华东电管局和各省市电力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
  目前,我院已有10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电力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例如,获得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热力设备纯十八胺停运保护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川、贵州等省市的三十余家电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电站锅炉燃烧系统一次风粉流动及监测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上海杨树浦、吴泾、高桥和浙江舟山等4个电厂;获得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电厂凝汽器铜管的腐蚀与防护研究”成果已为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市的十多家电厂,并为凝汽器铜管制造厂、凝汽器铜管药剂厂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
  自2002年,我院根据科研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新添许多大型科研用仪器、设备、以及专项冷热态实验装置,这些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凸显了我院科学研究与学科的特色,并已经在承接大标的科研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较典型的大型实验装置有:
  1、多功能烟气脱硫试验台(Multi-function Test Rig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ion):
  本实验台由送风引风系统、SO2生成系统、燃烧系统、脱硫塔、脱硫剂制备与输送系统和测控系统等六大系统组成:冷风由送风机送入,与轻油燃烧器产生的热烟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变成一定温度的热烟气,然后与二氧化硫钢瓶来的SO2气体混合成一定SO2浓度的烟气;烟气进入脱硫塔的底部,在喷淋装置的作用下完成与脱硫剂槽中来的脱硫剂的混合,在混合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脱硫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离开脱硫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最后由引风机引出。本实验台可用于烟气脱硫方面的有关研究,主要包括:多级液幕脱硫试验、石灰水脱硫试验、海水脱硫试验、灰水脱硫试验、强化烟气脱硫技术研究、雾化喷嘴试验等。
  2、冷热态气固多相流多功能试验台(Multi-function Test Rig of Gas-solid Multiphase Flow at Cold and Hot State):
  本实验台由送风引风系统、给料系统、燃烧加热系统、气力输送管路系统、气固分离系统和测控系统等六大系统组成。冷风由送风机送入,与轻油燃烧器产生的热烟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热风,然后与给料机送来的粉体混合形成气固两相混合物。两相混合物通过试验段后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中,混合物被有效分离,所分离出的固状粉体进入料斗,带有少量粉体的空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二次分离,然后后由引风机引出。本实验台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气固两相流问题的研究:气固多相流动的阻力特性、气固多相流在水平加速段内的流动特性和加热段内的传热特性、气固多相流动参数在线检测技术开发、新型燃烧技术开发、烟气与受热面的传热和磨损特性研究、燃烧中和燃烧后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燃烧器喷出燃料的着火规律研究、燃烧和熄火特性研究、管内气固多相流动流型辩识技术研究、旋风分离装置内的流动和分离特性研究、燃烧室内水冷壁与火焰辐射传热特性研究等。在本实验台上已完成纵向、横向科研项目5项,在研项目3项,取得了较显著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一项和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三等奖(2001)一项。
  3、气液两相绕流实验台(Experiment System For Gas-Liquid Two Phase Cross Flow):
  本实验台由给水、空气两个子系统和试验段构成:来自水箱的给水经水泵、流量计进入混合器;来自空气压缩机的空气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混合器;空气和水在混合器中被混合成具有一定截面含气率的两相混合物后流向实验段。本实验台主要用于对常温下气-水两相混合物绕流特性的试验研究。实验中,可测量被绕流物体的受力、两相卡门涡街的频率、两相旋涡发生体沿流动方向前后的压差等参数随两相混合物流量、组分等参数的变化情况,也可用于其它气-水两相流动实验。水流量范围为1t/h~15t/h,截面含气率范围为0~60%。已完成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利用气液两相涡街测量气液两相流流量与组分的研究、两相旋涡式流量与组分测量仪的研究)。
  4、天然气燃烧综合实验装置(Experimental Apparatus for Natural Gas Burning):
  本实验装置主要由天然气供给系统、煤粉供给系统、热风送风系统、燃烧炉和燃烧烟气系统组成。天然气通过天然气供给母管,由天然气分配管送入燃烧炉;煤粉由一次风管,经粉仓送入燃烧器;热空气由送风机、电加热器由二次风风管进入燃烧炉;燃料与热空气混合后在炉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冷却器、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利用本装置,可研究天然气在锅炉中的燃烧规律和特性、煤粉悬浮燃烧的基本规律和特性、各级二次风喷口与一次风喷口流动特性、不同位置二次风的喷入对炉内燃料着火燃烧的影响、不同天然气的喷入量对燃煤锅炉污染物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一次风和二次风风温变化对煤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等。在该实验台完成了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天然气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项科研项目。
  5、相变-液浴式换热器试验台(Phase Changing & Immersing Heat Exchanger Test Apparatus):
  本实验台由给水、天然气两个子系统和试验段构成。来自水箱的给水经过滤器、流量计进入相变-液浴式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后排向地沟。来自压缩天然气站的天然气经过滤器、减压站、流量计进入相变-液浴式换热器,在换热器中燃烧并释放出热量后排向大气。换热器的换热室内充有一定量的热媒介质,换热器利用该介质以“相变-液浴”方式将热量从天然气传递至给水。本实验台主要用于相变-液浴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调节特性、稳压特性的实验研究,也还可用于各种热水锅炉、余热锅炉的换热特性、负荷特性实验。已经申请与该实验台相关的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市教委科研项目“天然气CCHP系统低端能量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及本院攀登计划项目“天然气利用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正在该实验台上进行。
  6、水处理工艺实验台(Experimental Equipment for Water Treatment):
  本实验装置是一套多功能的水处理工艺实验装置,由活性碳过滤器、电渗析器、阳床、阴床、混合床、反渗透装置和电连续再生混床等组成。在本实验装置上,可以组织出多种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和工艺、达到不同出水水质的一级、二级水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原电力部颁布的二级除盐水的标准(电导率<0.2μS/cm=。在本装置上可以研究的水处理方式有:吸附处理、电渗析脱盐处理、离子交换除盐、反渗透脱盐以及EDI深度处理等。本装置在教学、科研、水处理类职业资格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目前该实验装置已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教学方面可用于学生的专业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及水处理类职业资格培训;科研方面也已承担了上海市教委、华东电力公司等多项纵向、横
  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7、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
  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是一个观察材料的微观表面形貌和结构的仪器,可原位研究材料在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下的微观形貌的变化,从而为研究材料在外界作用下的反应机理提供佐证。工作时显微镜探针接触样品表面,探针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产生极其微弱的随两者间距离变化的相互作用力,使微悬臂弯曲,再将微悬臂弯曲的形变信号转换成光电信号并放大,获得原子之间力的微弱变化的信号,从而检测材料的微观表面形貌和结构,其分辨率可达10-9m。该仪器可应用于金属的腐蚀机理、缓蚀剂作用机理、表面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已经利用该仪器展开了多个项目的研究,已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其中被SCI收录2篇。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市教委项目“不锈钢载波钝化着色工艺研究”、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绿色水处理药剂聚天冬酸复配增效技术和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组合式微电极及其在金属快速电沉积研究中的应用”、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高浓缩倍率及水质污染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系统金属的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等。该测试系统的建立,也为其他院校和研究所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目前已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该仪器对各种材料进行研究,并得到了理想的数据。
  8、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金属腐蚀机理和防护技术研究,由两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包括盐雾箱、测厚仪和旋转挂片试验台等设备,与电化学测试系统和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相结合可构成评价金属涂(镀)层、金属缓蚀剂、以及进行腐蚀环境中金属材料筛选的重要研究手段。第二单元由动态腐蚀试验装置和高温高压反应釜等组成,与电化学测试系统和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流动介质中铜管或不锈钢管的耐蚀性,研究高温高压下停炉保护管样的成膜条件和汽相、液相成膜效果,评定成膜试样表面状况的耐蚀性及水质稳定剂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利用该系统,本实验室已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并接待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以及华东、安徽、河北等电力试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利用本系统进行研究工作。该系统建立以来,已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纵向课题,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等5项横向课题),获得大量重要的理论数据,开发了一系列的防护技术。其中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其中被SCI收录多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