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4045 2
2017-02-04
悬赏 5 个论坛币 未解决

1.在用spss做因子分子时,已选中“因子得分”中“保存为变量”的选项如图一,但是输出结果后数据编辑器中并没有自动生成因子得分的数据如图三,想请教出现不显示因子得分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提供的数据有部分缺失造成的么?为什么无论缺失值选择任何处理方法都不显示因子得分呢?还是由于其他原因,要如何处理呢?
2.初学spss,关于因子得分的意义十分困惑,希望高人赐教。比如我要研究对中国不同省份直接投资的风险问题,选择了一些能反应风险的变量做因子分析,其中一些变量可能和风险是正相关的,一些变量是负相关的,那最后输出的因子得分是否考虑了不同变量的不同影响呢?因子得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3.因子分析关于样本数和变量数的最佳选取比例是怎样的(使KMO值结果满意)?是否有最佳的因子整合比例(20个变量最后生成几个因子结果是较佳的)?

spss小白,问题比较无知,还望高人不吝赐教!!!先感谢啦!!!



1486186504(1).png 1486186543(1).png 1486186575(1).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2-4 14:13:15
第一次发帖,不是很懂。。。可以增加论坛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2-6 15:22:27
第一个问题,spss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在样本量足够的情况下结果显示与缺失值无太大关系。况且,你还勾选了“用平均值替换”缺失值选项。所以,没出现结果应该不是缺失值造成的。我看你最里面那张图,你把“国别”这种类别变量也放进因子分析中了,这可能是原因。因子分析只能处理连续性变量,类别变量没法做因子分析的。
第二个问题,因子分析的目的在于消除自变量间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即变量与变量间高度相关,一般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其意义在于通过一个合成的公因子去反映不同指标对某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与单个指标间的正向或负向影响没多大关系。
第三个问题,样本数越大越好。一般要求为自变量数的5-10倍。KMO大于0.6以上比较好。至于20个变量最好得到多少个公因子,这要具体看变量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是不定的。祝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