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40 13
2005-10-22

  看到《张维迎演讲录音什么决定企业退出》一文,很想知道这个张维迎又发表了什么谬论。可是点进去一看,赫然是“以下内容需要金钱数达到1600才可以浏览”!望洋兴叹,想不到公然起名为“真实世界经济学”的地方,却也落入了这种俗套。

  既然这里颇有经济学殿堂的意味,不敢用市井语言说话,只好硬着头皮来点经济学词汇,装一回斯文。没办法,我是被逼出来的。想看那篇文章的意愿是如此强烈,强烈到可以用它目前对我有极大的效用来形容。而我拥有的金钱数无法超越1600的预算约束,无法实现我的理想的效用最大化。

  我知道想看那篇文章的需求只是一种意愿上的需求,不能称为有效需求。但在我不足1600预算约束下条件下,我当然要尽力实现我的效用最大化,尽管它已经不包含看到那篇文章的消费内容。但我可以抒发我的胸中怨气,这也是一种效用过程。

  首先,产权作为一个被主流经济学家们特别强调的概念,我就从它说起。显然,这网页的产权不属于我。至于它属于谁,它的产权是否明晰,我不知道。但我没有产权是肯定的,我因此必须受制于1600金钱数,我因此失去了自由浏览这个网页的消费权利。恰犹如没钱的人根本进入不了黄金商店即黄金市场,而只能让有钱人去实现黄金的有效配置一样。

  有一个疑问。这网站本身在经济学上是提供了一种服务。它的活动宗旨是什么?是为了盈利?当然,这里的盈利并不一定直接表现出金钱,因为大多数事物都遵从生命周期曲线的规律,也许拥有这网站产权的人是想先投入,获取人气,然后再谈金钱。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如果是这样,有些道理。因为管理者有可能相信1600这个数字将会逼着人们拼命在这网站点击,结果是网站人气大涨,还怕今后会挣不到钱?

  可是这里就错了。因为,人气,实质反映的是一种对服务的消费,上这里来的人是花了时间和上网费的,如果成本过高,比如高到1600这个数字,没有人愿意再消费这种服务。于是网站这种资产的效率反而会大在降低。因为,至少它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是一个被某些人垄断了的市场,是他们在主宰着网站服务这种商品的价格。一帮成天在这里高唱市场赞歌的人,所作所为地恰是对所谓市场的讽剌!

  这个版面的管理者须得注意了,你们擅自决定的价格,不但不能达到“有一组,而且只有一组价格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同时生产者效用最大化”的境界,实际还浪费了那篇文章所占用的网站资源,因为,没有几个人能看到它!也就是说,上网的人将会愤愤不平,而你们也注定只能是白白地把那篇文章闲置在那里。

 难道这就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16:22: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2 16:41:00

我觉得挺好,有钱的没钱的在现实中本来就不一样嘛!

能看到的人多地是呢,你不用担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9:47:00
楼殇的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一开始就很有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9:47:00
坚决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3 01:50:00

一群自以为是的经济学人自以为是的运用一些自以为对的市场准则进行一个自以为有效的市场化管理

却忽视市场化的弊端,漠视民众的福利,忽视“政府”应有的职责。。。

害我等一批穷人望文兴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3 10:24:00

谁叫你穷,想不劳而获吗?

计划经济也不赞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