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287 1
2009-08-10
Tim Harford 在其《卧底经济学》关于全球化的一章中说到:我们(指美国)之所以能买得起进口商品,是因为美国从其出口的商品中能赚得足够的货币,这个道理对每个国家都适用。
果真如此吗?众所周之,美国已经贸易赤字很多年了,何谈能赚得足够的货币?
假设有A、B两国进行贸易,A卖了10美元的商品给B,这是A所有的贸易所得;现在A需要从B处购买15美元的商品,怎么办?如果A国的货币在外不通行,那么A只能向外借贷;如果A的货币是世界货币,那么A可以印更多的钞票来购买所需要的东西。显然,对于美国,它选择的是后者(当然,美国也通过资本账户回笼了大量美元),因而,美国之所以能买得起进口商品并不是因为它能从出口中赚得足够的货币,更别谈“这个道理对每个国家都适用”了!
我对,还是Tim Harford 对? 请高手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4 16:20:48
因为美国有美元,现在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本位制,也就是说国际上的商品交易和外汇交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这就使得各国都必须储备美元,美国凭借这一条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单纯依靠印制美元来获取实物贸易之外的额外利益,这种行为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意味着美国的国家信用被透支,其结果便是金融危机。
具体解释一下:国际上的石油、金融交易都是由美元结算的,而这些都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这就是使得各个国家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储备相当数量的美元,以防你以后想买点什么却发现你兜里没有美元,那是多么的尴尬,而这些储备的美元多了花不完又不能放在那等着它贬值,就只能拿去买美国国债和购买外国固定资产还有美国发达的金融产品(就像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钱放在银行里就贬值,利率比不上CPI,所以有点门路的都会拿去投资,钱生钱才不会让你手中的钱变成废纸),以大量国外资金为保障,美国开始引导国民超前消费,美国国民人均消费额达到其储蓄额的1.5倍,美国ZF自己也大量地制造赤字,在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中投入大笔的资金,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财政贸易双赤字经济,说白了就是ZF民间一块借债消费。另一方面,美国用便宜的价格购买由自身分离出去并转移到东南亚的低端制造业产品,各国通过贸易顺差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为了保障这台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为了让美国人
有钱继续消费,就得不断把储备的美元再投回美国购买美国国债。这就形成了现在非常奇特的现象:一面是在制造业领域一败再败、早已债台高筑的美国还在通过贸易逆差肆无忌惮地借贷
,时不时还通过汇率、利率的变化来赖掉部分债务;另一方面作为债主的各制造业大国却无比依赖美国,小心翼翼地观望美国的汇市和股市。美国经济一感冒,全球就得跟着打喷嚏。
由此看来美国ZF在各种外交场合趾高气扬、牛气冲天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的美元体系是靠石油支撑的,所以美元也叫石油美元。只要石油交易是通过美元结算的,那么美元本位制就无法动摇。石油你买不买,买就得拿美元,没有美元你就得储备,储备之后为了不贬值你就得再投资,投资到哪?那还是得美国华尔街。
所以美国的贸易逆差由金融顺差来弥补甚至是大赚一把,双赤字也不怕,只要美元本位制在一天,各个国家就得为美国买单。
       所以美国这么有钱不是从人民上来的,而是通过货币体制让世界各国付账的,人民也不需要太高的税负,所以我们才看到一个藏富于民的美国,而中国不同,没有币缘优势,没有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和华尔街,没有高科技武装的军队,打一场局部战争就能把上千亿的资金打到华尔街去,中国有得只有低端的制造业和庞大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对于现在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好用了,大的去向也只能买美国国债和金融产品,低端制造业可更不是美国的金融衍生品所能比拟,所以ZF的钱是靠税收和再投资来取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