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讯)房地产成中国央企摇钱树,今年上半年“地王”的频现,使央企房地产大军浮出水面。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初步统计,目前国资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以地产为主业的有16家,辅业包含房地产的达80多家,房地产已经成为央企的主要辅业和利润来源。二季度主业非房地产央企的直接利润中有28%来自于楼市。 专家指出,目前没有几个比房地产更赚钱的行业,央企大举杀入楼市既完成了保证长远任务又可获得较丰厚的利润。但同时,“地王”频现将再次推高楼价,增加了未来楼市的调控难度。 据专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行前10名的地块中有60%的高价地块由国资背景企业获得。特别是在土地市场较为冷清的一季度,国资背景企业几乎包办了所有高价土地。 6月国资背景企业继续在土地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北京、重庆、成都多个城市的多幅高价土地依旧被实力雄厚的该类企业收入囊中。其中,中化集团旗下的方兴地产以40亿6000万元人民币(下同,8亿5000万新元拿下了“广渠路15号”地块,楼面价每平方米约1万6000元,成为北京招拍挂制度以来的地王。 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6.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5.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实现利润月比增长29.5%。可以看出,二季度央企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而利润的增长曲线与内地房价飙升和央企拿地的时点不谋而合。 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二季度,非主业央企的房地产业务季度直接利润平均占企业当季总利润的28%。经营状况好的,能达到企业当季总利润的35%甚至还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开发指出,此番央企拿地潮中的重要原因是中央的4万亿元投资大部分都投向了央企。未来一年楼价至少还会上涨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