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899 3
2005-10-23

高鸿业第三版441页的一个问题

假定企业由于错误估计形势,生产了1200亿美元的产品,但市场实际需要只是1000亿美元的产品。即200亿的非计划存货投资。

问题: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1200亿)=计划支出(1000亿)+非计划存货投资(200亿) 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是平衡的!但在国民收入理论中,书上说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才能形成均衡,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我就是不明白这里的计划产出到底等于什么?等于实际产出(1200亿)?那为什么说成是计划产出等于计划支出?后面再补充一句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如果计划支出就是指那个1000亿,那经济社会不就永远均衡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4 10:37:00

计划支出=计划产出,即楼主说的1000亿!根据定义,只有计划支出=计划产出才能实现均衡。

均衡状态是理论提出的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商品生产者是无法准确估计消费者的计划支出的,那么必然导致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0。经济就不可能一直均衡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5 01:27:00

先谢谢大侠,但你说的计划支出是那个一千亿,而且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时才能实现均衡,但这里不已经是本来就相等的嘛!

所以我觉得说的还不够完善,应该说成是当总支出中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时,经济才能达到均衡。而事实上,计划产出应该永远等于计划支出!因为计划支出就是由计划产出而得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8 23:27:00

我觉得计划产出是从最终产品角度定义的,指的是与人们的意愿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水平。计划支出指的是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和,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计划需求。当两者相等时,非计划存货投资恰好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