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031 10
2009-09-28
谁能解释下两者,很容易混淆啊,能举例子就更好了,高老的宏观似乎讲的不是很清楚,看不太懂,特别是核算的I=S恒等式与决定的I=S恒等式有什么不同,我也知道一个是实际上的,定义的,一个是计划的,意愿的,但还是不是很清楚,希望高手能帮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28 20:49:04
我也想知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8 21:28:34
GDP里的储蓄—投资恒指的是事后的概念。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I=S指的是事前,即计划的投资与储蓄。请看下面的例子。(设两部门情况)假设2008年某国企业部门的总产出为100单位(相应的居民的总收入也应该为100单位),再假设企业根据2008年的销售情况来确定下一年(2009)的产出水平,居民100单位的收入中70单位计划用于消费,30单位计划用于储蓄。这些是已知条件,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一下;
(一)若企业部门2008年的计划投资为30单位,企业部门会发现本年生产的100单位的物品,有70单位被居民购买,剩下的30单位被其他的企业买去了,没有过剩也没有不足。那么下一年他会继续生产100单位的物品。这个100就是均衡的产出水平,因为此时计划的投资(30单位)等于计划的储蓄(30单位)。事后实际的投资(30单位)总是等于事后的实际储蓄(30单位)
(二)若企业部门2008年的计划投资为20单位,企业部门会发现本年生产的100单位的物品,有70单位被居民购买,剩下的30单位被其他的企业买去20单位,剩下10单位没有卖掉。那么下一年他会生产多少单位呢?90单位的物品,产量减少了。这个100就不是是均衡的产出水平了,因为下一年的产出变动了。此时计划的投资(20单位)不等于计划的储蓄(30单位)。但事后实际的投资(30单位,没有卖掉的10单位视为存货投资)总是等于事后的实际储蓄(30单位)
(三)若企业部门2008年的计划投资为40单位,企业部门会发现本年生产的100单位的物品,有70单位被居民购买,其他的企业要买40单位(数量不够动用库存的10单位存货)。那么下一年他会生产多少单位呢?110单位的物品,产量增加了。这个100就不是是均衡的产出水平了,因为下一年的产出变动了。此时计划的投资(40单位)不等于计划的储蓄(30单位)。但事后实际的投资(30单位,以前生产的10单位的存货不能计入本年的gdp)总是等于事后的实际储蓄(30单位)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956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0 08:04:40
楼上的辛苦了,大老远贴过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 10:48:29
高老讲的很清楚了,收入核算是事后的,他包括非意愿的储蓄等,不是我们想要的,而决定理论是我们不希望他有非意愿的储蓄等,希望在控制下达到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 10:49:04
高老讲的很清楚了,收入核算是事后的,他包括非意愿的储蓄等,不是我们想要的,而决定理论是我们不希望他有非意愿的储蓄等,希望在控制下达到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