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机构和学者综述
傅蕴德
2007年 12月
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介绍西方研究成果开始的,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由单纯评介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转向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上来。《中国技术创新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八五”重大项目,自1989年以来,基于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科学学、技术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文化学、行为生态学、未来学等学科视角的技术创新研究逐步地展开和深化。研究技术创新理论的领先学术机构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北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等。从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些视角观察,可以了解到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部分知名学者如下: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才开始逐渐地从介绍西方的技术创新模型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模型。
傅家骥,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荣退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傅家骥是我国50年代留苏的副博士,是我国技术经济学科的三个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早期的开拓者和持续推动者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的设备更新理论”、“中国特色的技术改造理论与方法”。主编《技术创新学》。
陈昌曙,教授,“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80年代初起倡导技术哲学研究,与他人合著《论技术》、《科学技术论》,主著《技术哲学引论》、《技术选择论》、《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主编了《科学方法论丛书》、《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担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编委及分学科主编。
许庆瑞,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二十多年来,结合国外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传统的管理科学领域进行更新、发展和开拓。第一至四届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国际会议(ISMOT)主席。主要科研成果是:《技术创新与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的组合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扩散的模式与速度》、《技术创新模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技术能力增长机理与途径研究》等。
郑绍濂,教授,管理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组召集人。主编、撰写有《经济管理大系---管理方法卷》、《科技经济学》、《高新技术管理》 等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