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休闲灌水
那是一个以读书为时尚的年代--追忆80年代阅读历程
楼主
arthistory4
2314
8
收藏
2009-08-16
那是一个以读书为时尚的年代--追忆80年代阅读历程
作者:金石
物欲横流的今天,书香已远离而去,思考已是一种奢侈。于是,只留那些以书为伴
的人,会以一种怀旧的情绪,追忆着还没流远的80年代。那是一个以读书为时尚的年代
,文革的结束,干枯的思想等待着甘露的滋润,不成熟的思考也在不断地跳动。而出版
界的繁荣使得80年代成为了读书人的一场盛宴。此时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丛书的出版,把
一场新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些丛书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 外国文学篇 ◎
在这盛宴中,首先出现的是西方文学作品。那时出版的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是几套外
国文学丛书。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之所以选择这套丛书作为追忆的开始,是因为它的庞大和上佳的译文。淡兰的封面
中间点缀着带点的菱形,已成为了它的形象。奇怪的是这套丛书的封面上竟没有出版社
的大名,只是在扉页中读者才能找到它的出版者是国内一流的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似乎此丛书的名气有大过这两家出版社之疑。由此可见这两家出版
社的胸怀。这套丛书基本包含了当时所值得介绍的所有西方古典名著,它的另一个亮点
则是它上佳的译文。王小波先生曾认为文革中中国一流的作家都在搞翻译,你要读一流
的文字,就去读译文,这是实话。查良铮先生译的《唐璜》;杨必先生译的《名利场》
;朱维之先生译的《失乐园》;杨绛先生译的《堂吉诃德》;方平先生译的《呼啸山庄
》等等。这一大批作家和学者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已足以让读者领略到了文学大师们
的风采了。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与译介西方古典文学为目标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相呼应的,是以译介西方现代
文学为宗旨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或许这套丛书是上套丛书的一种延续,所以
它们有着相同的风格与神态,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之名隐在扉页之中。这
套丛书使读者记住了陶雪华的名字,也认同了陶雪华的风格。因此丛书在选收的范围上
过于庞大,初始有点鱼龙混珠的感觉,但是渐渐地显出了光彩。于是,在我们的阅读历
程上就留下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戈尔丁的《蝇王》、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
到灯塔去》、纪德的《伪币制造者》等的轨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出版无疑是
最精彩的一笔,因为这本书不但使人们认识了魔幻现实主义,更影响了当代中国许多作
家的写作方法。这套丛书使人们有了把译者与原著作者相联的习惯。李文俊与福克纳;
瞿世镜与伍尔夫在读者心中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至于后来,凡福克纳的作品
只认李文俊的译本,似乎其它的都是盗版。后来李先生也的确在孜孜不倦地一本接一本
地把福克纳的作品显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苑译林》
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诗苑译林》的那段时间无疑是该社最辉煌的日子。这颗耀
眼的星星在编完这套诗丛不久就渐渐失去了光芒,但是人们却记住了这套诗丛,它使许
多读者从此产生了诗意地生活在世上的幻想。这套诗丛在编译上以其特有的方式由三大
部分构成:以著名的诗人或译家为线索,如《戴望舒诗集》、《戈宝权译诗选》等;以
外国诗人为线索,如《普希金抒情诗选》、《雪莱诗选》、《纪伯伦:先知,沙与沫》
等;以国家为线索,如《英国现代诗选》、《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美国现代六
诗人选集》等。诗丛使我们认识了庞德意象派的明快与简单,同样也将我们引入了艾略
特"荒原"的迷宫,久久找不到回家的路。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绿原先生。据说这位当
年的胡风分子,凭着一本德语词典和乐观精神,在监狱微弱的光线下自学德语。以至于
在出监后不久,就把这本《请向内心走去--德语国家现代诗选》放到了我们的书桌上。
《外国文艺丛书》
在80年代,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杂志--《世界文学》和《外国文艺》被大家格外认
同,而由《外国文艺》编辑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艺丛书》一经面世,就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宠爱。这套选材并不广,开本也不大的丛书如此得宠,应验了浓缩就
是精华的说法。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卡夫卡的《城堡》、加缪的《鼠疫》……如果
回顾一下此丛书的书目,这种惊奇也就十分正常了。这套丛书第一次把博尔赫斯的短篇
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与本世纪初三卷本的《博尔赫斯文集》的出版相距十多年时间,
可见本世纪初国内的博尔赫斯热在80年代的这套丛书中已埋下了伏笔。这套以收集中短
篇小说为主的丛书,对于中国当代的作家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穿透力。翻开苏童、莫言
和余华各自所列出的十篇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大部分作品竟不约而同地出自这套丛书。
与大师作品相溶的那份期望演绎成了今日中国文坛的灿烂。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在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之前的漓江出版社,尽管也致力于外国文学作
品的译介,但始终未成气候。这套丛书的出版彻底地改变了漓江出版社在广大读者心中
的位置。由刘硕良先生任主编的这套丛书,最初是分辑出版的,装帧设计较为大方和朴
实。这实际上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宏伟工程,注定要无限延续。它将始终伴随着诺贝尔
文学奖,直到永远。这套丛书的译者前言比国内任何一套外国文学丛书都要做得精彩。
读者在读完译者前言之后,会产生一种非马上读完全书而不可的欲望。而附录中的授奖
词和授奖演说等又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资料,为研究工作者所欢迎。这一切细心的创意无
疑使这套丛书锦上添花。
◎ 哲学篇 ◎
在外国文学名著大量涌入不久,各种西方哲学思潮译介的丛书亦如雨后春笋,破土
而出。随之国内一些学者的思考也迫不及待地吐芽,于是,在某一场春雨之后,我们看
到了满书架的绿荫。而在这片绿荫中我们学会了思索与怀疑,也懂得了关怀。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似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无法逃脱此丛书的诱惑,无法否认此丛书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在80年代初就将其在5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的世界学术名著汇编成这套丛书的
雏形。于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黑格尔的《美学》和《小
逻辑》等大量的西方古典哲学名著,都成为国内最权威的译本,成为国内许多学者坚固
的学术基石。而关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的书籍在80年代所出的这套丛书中,我们大概只
能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等不多的书
籍。而尼采的《权力意志》和弗洛依德的《释梦》都出版于这股热潮之后的90年代。当
时国内各出版社对西方现代哲学思潮译介热情,作为资深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对其却显
得极为大度。这种大度不是一种洒脱,而是一种宽容。这种大度是80年代出版界繁荣的
基础。现有想来,这种宽容在当时是多么的珍贵。在读者的内心中或许永远保存着对这
家出版社的一份感激。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与"汉泽名著"遥相辉映的是三联书店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80年代的萨特热
就源于这套丛书对存在主义较为完满的译介。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到海德格尔的《
存在与时间》直至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当时真正读懂这些深奥理论书籍的读者并不
多,人们真正了解存在主义理论的还是通过萨特的小说和戏剧。但是这些书籍已足以启
迪人们去正视自已的生存环境,去思考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方式。"它人就是地狱","人是
一堆无用的热情"的告诫并没有让人们变得更冷漠与消极,却让人们更勇敢地面对自己,
更理智地怀疑一切。自然,在这套丛书中还有更广泛的选题,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无
疑是国内最早译介尼采的书籍,尽管这是尼采早期的作品,却是尼采思想的源头。此书
中其它作品的节译也为后来尼采作品的完整译介起到了前奏的作用。卡西尔的《语言与
神话》和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对于接受了传统文学理论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思
想上的冲击。而当今在国内火热的德里达,这套丛书早就记录了他在国内的第一次声音
--《声音与现象》。同样,我们在这套丛书中还能发现一些至今依然活跃在学术界的学
者的名字:刘小枫、徐友渔、钱理群、李银河、周国平,等等。丛书为读者留下了这些
学者最初的脚步。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历来以译介西方文学作品为己任的上海译文,这次的西方哲学著作的译介或许只是
一次擦边球,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擦边球的精彩。卡西尔的《人论》向我们陈述了符号
学理伦所理解的人的含义。马尔库斯的《爱欲与文明》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次升华。
雅斯贝斯的《时代的精神状态》让人们对自己的精神生活再次作出理智的怀疑。而上海
译文的另一套丛书"当代学术译丛"做得同样精彩,让人回味。其中里夫金和霍华德的《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是当时人们谈论的话资。
《走向未来丛书》
这套始于1984年的丛书,在整个80年代大概出了近80多册书。现在要收齐已是不易
。因为此套丛书十分浩大,与学科之间的跨度较大,当时读者一般都是按各自的爱好与
兴趣收藏。该丛书基本上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为译作,其二为国内学者的学术作品。
但真正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的还是国内学者的学术作品。此套丛书也可视为当时国内实
力派学者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文化哲学丛书》
这套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哲学丛书》规模并不大,加在一起大概只有十
多册书。之所以到今天还被人们常常提起,是因为丛书中作者的魅力放射至今的原故。
尽管刘小枫先生的第一本学术论著《诗化哲学》与其后的作品《走向十字架的真》和《
拯救与逍遥》中的思路有所游离,尽管邓福星先生的《艺术前的艺术》对史前艺术发展
的观点并不新颖,但是如此系统的对史前艺术的叙述,对读者来说还是有启迪的。
以上所述的几套丛书只是整个80年代哲学类中所显露的其中较为亮丽的几枚绿叶。
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拿来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系
列丛书》,三联书店出版的《文化生活译丛》,大概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几枚绿叶。或
许,这些丛书已超出了哲学的范围,但对人文主义的关怀,成为它们最终的基石。
◎ 美学篇 ◎
整个80年代是美学最为辉煌的岁月,似乎这个年代是为美学这门已被冷落得太久了
的学科而存在的,真可谓这边风景独好。整个文革期间,一切美的东西都已作为资产阶
级的产物而扫除。那是一个以丑为美的年代。文革的结束,使人们心中的审美意识得以
萌芽。那片灿烂正是当时社会的现状与人们内心的需求相吻合的结果。当时所出版的众
多美学丛书对培养读者鉴赏文学作品和现代绘画作品的能力,无疑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对于生活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样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当热潮渐渐消退之时,人们终于发
现,个人真正的审美能力只有在大量的艺术作品的阅读过程才能渐渐形成,美渗透在生
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在这片风景变得若隐若现的今天,人们才能以一种平常的心
态对待这门学科。
《美学译文丛书》
这套以译介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为已任的译丛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而此丛书
的所有魅力都体现在主编李泽厚先生对选题的非凡目光上。这套丛书基本上包含两大部
分。其一为西方现代美学中对各门艺术的审美分析;其二为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热潮门
派的经典论著。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以格式塔的理论对绘画作品作了分析。"张
力"是阿恩海姆对绘画作品解读的一把钥匙。绘画作品的成功结构取决于其张力的构建。
艺术作品中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张力,才使得这一作品充满活力,在这种张力中读者才能
感受到其艺术的真谛。这一"张力理论"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同样得以验证。而错觉又是
绘画作品的另一个元素,似乎一切视觉艺术都建立在成功的错觉之上。张力与错觉的观
点为读者在欣赏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而苏珊.朗格的《艺术问题》
无疑是对舞蹈艺术的一种全新的见解。舞蹈不再注释为舞蹈家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舞
蹈者的身体就是一种符号,一种语言。观赏者从舞蹈者的身姿中就能感受到一种信息,
一种情感。舞蹈者创造的不但是一个实体的形象,更为观赏者提供了虚的想象空间,所
以,苏珊.朗格认为舞蹈是一种虚的实体。对舞蹈语言的直接感受成为了现代舞蹈的内含
。对西方现代美学门派的译介是此丛书的另一个亮点。桑塔耶纳的《美学》无疑是自然
主义美学的经典之作;克罗齐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的美学的历史》是直觉主
义美学的又一杰作。这些书籍在今天已成为美学学科的必读书目。
辽宁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美学译文丛书》,但这套丛书似乎更注重对西方现
代美学流派的译介。其中,我们能读到解释美学的《真理与方法》,接受美学的《接受
美学与接受理论》,也能读到《存在主义美学》与《符号学美学》。存在主义和符号学
在80年代是极为红火的两门学派。与这套丛书相呼应的是辽宁人民出版社的"当代中国美
学思想研究丛书"。这套丛书以介绍国内美学界学者的美学思想为目标,几乎收录了国内
美学界所有有影响的学者的思想研究论著,其中包括朱光潜、宗白华、王朝闻、蔡仪、
李泽厚、蒋孔阳和高尔泰的美学思想研究。但是在整个80年代,李泽厚先生却独领风骚
,他的那本薄薄的《美的历程》是许多读者的美学启蒙读物。而他更大的功劳是在西方
美学著作的译介上所作出的努力。可以说没有这些著作的译介,就没有当时国内美学的
盛况。
在这片风景里,我们自然还能领略到其它的一些色块。如《美学丛书》中滕守尧先
生的《审美心理描述》一书。滕先生是这场美学热潮中不能忽视的名字。作为当时年轻
的学者,他不但翻译了大量上乘的美学著作,还为读者奉献了较为成熟的美学论著。在
这场热潮中,我们还发现一些美学书籍是以不定期的书刊形式出版的。如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出版的《美学译文》和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世界艺术与美学》,基本上以译介西
方现代美学理论为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美学新潮》却主要收录了国内学者
的美学论文;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美学与艺术评论》在发表国内学者论文的同时,还
开辟了"美学书刊评介"栏目,颇有特色。
追忆这些影响了我们阅读历程的丛书,细语阅读这些丛书时的心情,不但是对这一
切的怀念,更是希望这种阅读延伸。成熟的思考与人文的关怀是这类阅读的目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江湖饕餮
2009-8-19 11:43:58
那个时代人们为里子而活,面子自然有了
当今时代人们为面子而或,里子面子都没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江湖饕餮
2009-8-19 11:45:36
现在是在"搞"文化,"玩"文化,"做"文化,"干"文化,为文化而文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risking
2009-8-19 11:48:04
那个时代和现在这个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现代人的压力更大 这几本书能帮的了什么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marshall.wang
2017-4-8 09:10:10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里面有很多政治启蒙的经典译作,值得一读。。现在的出版业更繁荣了,但是高水平的译作可能更少了,很多原版的好书,再版的翻译远远及不上早期的译本,堪忧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512661101
2019-4-17 01:51:19
谢谢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hylpy1
2019-4-17 14:10:30
听起来仿佛已成陌生,那个书香的年代成就了什么,仅仅是记忆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hylpy1
2019-4-17 14:11:07
感谢LZ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liguan11
2019-5-4 04:32:39
感谢楼主的慷慨分享,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祖国在危急中
[分享]《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典藏大全集》
[分享]张五常先生教人读书的方法
[分享]论灵魂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经典中的精品-《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者群家-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电子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五大原理》德,罗贝尔图撕,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德国卷)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书目
栏目导航
休闲灌水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经管在职博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金融实务版
stata专版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