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尤里•本德尔(Yuri Bender) 2009-08-17
瑞银(UBS)是否将被迫披露在瑞士拥有离岸帐户的5.2万名美国纳税人的身份,此事仍存在疑问,不过有言论称,美瑞两国政府已就此达成一项协议。
大多数瑞士银行并未坐等法院裁决,而是先行调整自身商业模式,以适应“后保密时代”的现实。
“有些人预言,离岸银行业务已走到终点。这种说法为时过早,”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PwC)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首席财富管理合伙人杰里米•詹森(Jeremy Jensen)表示,“无条件保密的银行业时代确实已成为过去。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合规保密'时代。”
监管方面针对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强烈反应——其中包括20国集团(G20)、经合组织(OECD)以及个别国家的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打击离岸银行业务的举措——可能仍处在初期阶段。但银行必须寻找到新的经营方式,以让越来越苛刻的客户和干涉力度越来越强的监管机构都满意——前者曾目睹自己的财富大量蒸发,后者则是在糊里糊涂地对此进行监管。
“高净值个人希望能对自身资产进行监督并要求一定程度的透明度,这些是他们以前从未有过的。” 詹森认为,“这就需要一定水平的系统化和自动化,大多数私人银行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外国政府向瑞士银行提出的信息要求未来会怎样,但瑞士银行的商业模式还必须纳入以下成本:频繁的信息搜索,与外部机构的通信,对地方性、区域性规定以及客户委托的遵守。
在G20把瑞士(以及卢森堡和新加坡)列入“灰名单”国家之后,这个阿尔卑斯山区国家已同意就交换税务信息签署新的协议,以满足一个“模范”经合组织(OECD)国家必须遵守的12项条约的要求。
新的协定规则尚未敲定。2009年早些时候,瑞银把250多名客户的姓名交到了美国当局手中。美国政府与这家瑞士银行展开的司法战役预计将促使后者做出更多让步。新的现实要求瑞士满足外国政府提出的请求,披露关于该国人士在瑞士持有的外国资产或他们在瑞士创造的收入等信息。
“这已不再与洗钱和恐怖活动有关,”Millenium Associates创始人雷•索达(Ray Soudah)表示,“它牵涉到普通公民——他们的国家想征收所得税。”Millenium Associates是瑞士最知名的银行业咨询公司之一。
瑞士人的确有这样一种感觉:尽管瑞银一案令该国再次因不光彩的原因登上媒体的头条,但该国公平的竞争环境终会给该国的财富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的好处。新的监管环境将把它们解放出来,让它们能专注于资产配置和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而不只是利用以税收和保密为导向的不公平优势,来吸引那些寻找藏身之所的资金。
索达认为:“这对瑞士的银行体系来说是个好消息。我们可能不得不赶走一些客户,但不管怎样,我们的银行都将处在监管之下。”
尽管与瑞银一样,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也流失了一些骨干员工——这些人认为,这家瑞士巨头的商业模式尚未做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准备——但该行承认,财富管理机构的价值主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保密性正变得无关紧要,在吸引和留住客户方面,投资服务和咨询的质量现在就成为区分机构优劣的关键因素。
与其它瑞士银行一样,瑞信也计划摆脱旧有观念——即寻找一些外国富豪,并引诱他们把自己的资产转入一家瑞士银行。瑞信私人银行部门的产品与销售管理主管保罗•沙罗希(Paul Sarosy)表示,新的做法是让大量顾问接近客户群,然后以一种必须是“在特定市场中透明且合规的”方式、通过产品来管理资产。
在摆脱以税收为导向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瑞士银行——包括瑞信和瑞银,但正纳入皮克泰(Pictet)、隆巴德•奥迪耶(Lombard Odier)和萨拉兴(Sarasin)等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的趋势是,采用一种特定的投资主题来吸引越来越具有社会意识的富豪家族。这些银行已率先将资金投向水力、能源和“对社会负责”的投资项目。
隆巴德•奥迪耶是日内瓦最古老的私人银行机构,其历史可追溯到1796年。作为转型举措的一部分,它在2007年与世代投资管理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签定了合作协议。隆巴德•奥迪耶欲把自身从一家老式高品质财富管理机构,转型为具有未来主义色彩的精品投资机构。
去年,该行与世代投资的创始人戴维•布拉德(David Blood)和阿尔•戈尔(Al Gore)一起,推出了一系列不但盈利而且在政治上正确的投资基金,包括围绕“最有利于人类和地球”主题的基金。
在改造自身方面,瑞士银行并不缺乏创意,但这一转型将是渐进式的。 “瑞士银行会根据要求及时转型,但不会操之过急,” 一位资深私人银行顾问表示,“未来20年里,这仍将是我们谈论的话题。瑞士银行会采取应对措施,它们的业务也仍将蓬勃发展。但对它们来说,眼下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