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王晓璐】7月主力资金减持深市股票,机构现多空分歧。分析人士认为,机构结构性调整仓位,未必代表其对A股中长期走势不看好。
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基金和社保基金分别从深市净流出148.72亿元和6.64亿元,创2009年来最大月度净流出。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7月净流入深市17.91亿元。
2009年7月,A股整体呈现强势上涨走势,沪综指累计上涨15.47%,深成指累计上涨18.19%。
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对地产行业进行了减持。其中,基金净流出房地产板块212.88亿元,社保基金净流出13.83亿元,QFII净流出12.26亿元。金属非金属行业和石化塑胶行业7月受到机构资金的追捧。7月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净流入金属非金属板块160.98亿元;净流入石化塑胶板块60.16亿元。
银河证券基金行业分析师刘志晶说,7月末,经测算的基金平均仓位达到86%的峰值,随后整体仓位水平开始下降。一方面,沪指突破3000点之后,部分较谨慎的机构主动降低仓位,另一方面,市场“畏高”情绪带动基金投资者的赎回申请增加,一些高仓位、甚至满仓位的基金缺少现金头寸,被迫抛售股票以兑现现金。
刘志晶指出,流动性推动的行情必定需要一段时间沉淀,才能得到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能力趋好的数据支持,急涨急跌都只是市场的过度反应。他预计,基金整体仓位会维持在75%至80%之间,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地快速下降。7月末至8月上旬,机构的减仓举动更多的是规避市场短期风险,未必说明它们对A股中长期走势不看好。
银河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8月10日至8月14日,东方、汇丰晋信和长城三家基金公司主动性增仓超过5%。大型基金公司中,华夏、易方达仓位基本稳定、南方、景顺长城和广发等公司均有明显的主动性减仓迹象。
相对于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7月明显减仓行为,阳光私募则对仓位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鹏介绍,7月阳光私募基金继续保持较低仓位,有几只阳光私募已经清仓。阳光私募基金注重绝对收益和风险管理,在沪指到达3000点之后,它们普遍保持谨慎态度。鉴于目前流动性推升行情的“风向标”发生改变,阳光私募可能更偏爱有基本面支撑的,如消费行业等弱周期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