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8-23 21:58:40
政府是在饮鸩止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15:22:28
房地产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用于财富的调整分配,对政府本身基本没有太大影响.
买的起房的,不会影响稳定,
买不起的,任你政策万千,还是买不起.
政府不会采取任何措施的,
好比百万富翁和穷光蛋,你给富翁一万块,他觉得不值一提,你给穷光蛋一万快,他一辈子和你走.
你说富翁多还是穷人多,你是政府你怎么做.
当然继续赚富人的钱.收一部分,小部分给大多数穷人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20:09:25
政府所考虑的综合层面上的因素或许多些,例如经济的增长、产业的带动、经济政策的形象,可能政府想打破现在的泡沫局面。在中国客观存在的房地产巨大刚性需求支持面前,确实是难以决断的。
    只想说长痛不如短痛,请多考虑下什么是社会的根本,面子不能万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21:19:46
不能光顾着政府的利益,还是要先照顾好百姓,才能长治久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17:34:53
近年来我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特征十分明显,投资率在45%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占2-3成,因此,房地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这本应是房地产行业一次很好的自我调整期,是一次行业洗牌期。但仅仅几个月时间,楼市再次量价齐升,今年3月份以来一路高歌猛进,伴随本次楼市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是银行天量放贷,据专家估计,直接或者间接进入楼市的资金占到新增贷款的20%-30%,即为2-3万亿资金。那么,未来房地产走势究竟如何?还能延续上半年的火热局面吗?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业会有深度调整,开始面对推迟了半年的调整期。一是天量放贷这一偶然性因素不可持续,开发商融资能力面临考验。下半年,经济从保增长向调结构逐步转变,控制新增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是大势所趋。二是上半年集中释放了很大一部分刚性消费需求,未来不可持续。三是居民收入增长有限,支撑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基础受到考验。
    就政府来看,下半年的调控重点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增加土地供给力度。土地供给尤其是核心地块土地供给不足,是造成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迅猛上涨的重要推手。增加土地供给,释放供给压力,是平衡供求的重要力量。二是严格监管开发商的开发进度,督促有序及时开发。开发商囤地现象较为突出,商品房供给进度缓慢,容易增加消费者心里恐慌,干扰市场自我调节能力。三是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热度不高,主要受到财政压力的硬性约束。保障性住房应该建,但是由谁买单,建设之中、之后的管理亟需改革,使真正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福利。四是严格控制国有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国有资本应着眼于公共行业,非竞争性领域,“国进民退”将加大房地产改革成本。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基础。房地产需求是指想要购买、并有能力购买房子的消费者。如果将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都算作房地产的需求方,在当下的现实中是有违经济规律的。但是,这些群体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制造者,如何将潜在的消费群体转化为真实的消费群体,答案就在于前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18:25:12
财政体制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23:11:15
近历年来中国地产对GDP的贡献度为5%-6%左右.西方象美国当初地产迅猛发展时比这高,好象是大于7%(个人印象,需要考证,但应该不会出入太大).所以说中国经济指着地产是没有根据的.
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调控(宏观和微观层面兼有),可以说地产对推动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很重要作用.
地产之所以会成为如今这个样子,不但跟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关,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国民消费意识的变化.其实所谓地产市场也就集中在东/中部和大城市.这个肯定与人口的聚散有很大关系.如此发展,导致区域性产生两极分化(不论是在大中小城市; 农村和城镇,中东西部),无一不是如此.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下些力气,减少这样非正常的差别才是,全国均衡发展才是经济更加稳固的基础.这是发展均衡方面的政策问题.
至于消费上,个人不是该方面的专家,在此只能提供些片面的见解.消费上的政策这几年还是不错的.但个人觉得消费者权益这方面还是落实不够,产生过无穷的维权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将消费和杜绝腐败一直抓.很多时候消费消极的影响都会来自权利这个很抽象的东西.
还是回到房地产上边来,这里只提二个方面:
1, 地产融资方面.融资渠道狭小,过度依赖银行是中国一大特点.这样把地产投资上的很多风险过度到了银行身上.加上中国很多银行是国有的,如果这时当权者只顾自己的利益时,就很容易产生放贷泛滥或限制很多很有发展潜力的地产企业.很多小企业很容易倒闭,可是他们对整个经济一直在起促进作用.很多大企业(特别需要指出是国营的), 因为资金来源足,对国有资金就不会珍惜,也容易流失国有财产. 在这方面政府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摸索,但结果不是十分喜人.
2, 地产市场实际不仅仅是住宅(很多人在说地产时实际上只说住宅).因为消费结构的变化才导致住宅市场领先于其它商业地产.目前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地产市场主要是商业地产(也许人家已经全面解决了居住问题了). 说到这里其实要说的就是政策在这方面该如何来做.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二是长期投资.
土地上,土改以来,虽然宪法修改后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和交易,但土地一级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仍是政府垄断行为.这样只有一方在放量土地,加上地产商恶意囤积,即使土地计划供给充足,也很容易造成需缺的投资心理状态.在这方面需要加大力度(而不是制定政策却不严格落实),建议缩短闲置周期,把两年改为8个月,不开发即刻收回.任何领导那些'白条'一概坚决打击,碰到此类官员即刻拿下(不是问錾哦).一级土地开发真正做到公正招投标,杜绝自挂自摘以及其它一切违法乱纪行为. 这个不知在我们有生之年能否实现???
长期投资上,鼓励机构参与地产投资,而不是鼓励个人投资者向银行贷款投资分散的使用权.在此方面建议延长使用期限,比如150年到200年,这样机构会认真对待长期投资,也容易鼓励开发商进行长期投资而不是盖了卖而不顾售后房屋状况等.如此,会触发很多投资行为,比如是再开发,再装修以增值现有地产价值等.

其它的以后再说了,打字够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7 09:36:59
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我感觉政府的应该综合全面的考虑所有的问题,以引导房地产业良性发展,引导老百姓理智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7 10:01:24
这种问题一般人的认真都是相同的,就是房价的成本与实际销售价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而这些利润被谁拿去了呢,大家都知道,关键问题是,政府也拿了其中的不少,有正当的,也有灰色的,而且还靠这个过日子呢。想想多少年前的放户口,就十分令人气愤。现在开始又找来了一个新的项目而已。其实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有权阶级又不缺房,管你们买的起买不起啊。下层也只有发发牢骚的份。问题本身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