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8-21 12:36:03
国家是站在整个中国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2:37:15
问的是地方政府不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会采取措施维持房价上涨势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2:53:37
支持七楼,本质问题不再房地产该调不该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3:14:07
sansucci 发表于 2009-8-20 15:01
呵呵,想起一个看到的寓言笑话了:农夫要杀公鸡却逮不着,于是抓起母鸡对公鸡说,再不下来让你当光棍儿!
公鸡:你以为我傻呀,我下去她就成寡妇了……
哈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4:32:58
我认为政府应该放手,多年的政府深层干预,使得市场很脆弱,长此以往,投资者不是跟着市场的指挥棒调整策略,反而专心研究如何与政府博弈,最终的结果是政府被绑架。             再说国家的干预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楼市利益,反而让房价一涨再涨。原来到一个地方看吃的,现在到一个地方先看住的         所以建议政府不要直接干预,而是健全房地产交易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4:35:30
我认为有些持民意的专家说得对,为什么中国房地产产业能够逆大环境而高涨(上海竟然再刷新房均价:超过2万大关),据一些媒体、机构的调查得知,此番房价上涨的原因并非来自市场的刚性需求,而是因为一些企业贷款容易了、山西煤老板有很大的现金流了,面对惨不忍睹的股市,它们很自然的选择了楼市。他们投楼市的目的是盈利,只希望房价再涨,但一看市场真正需要房子的群体,非但再涨买不起,现在也早已没有下手的意思,倒有点幸灾乐祸,涨吧 ,泡沫破了看你们怎么办?
也就是说,现在房子涨全是泡沫,如果再涨,必然破裂。破裂的后果不用说,企业资金全套进楼市,企业办不下去了。企业办不下去。国家没钱,老百姓失业更没钱...哼哼,那是什么现状啊。

国家若是单纯的为保8%,这种短视的行为,是没有好结果的。

老百姓不担心了,反正也没有房子住,你涨呗。如果真又要失业,反正横竖是个死,那就不客气了....   看看现在的上海外环一带,以新疆人为首的小偷、抢劫群体,再以各种各样的商贩、销售人员大兴骗道,菜价也在涨,水价也在涨,日用品都涨!   就是收入不长反降...综合各种因素来看,中国经济的现状很糟糕。(还有超过300万的毕业失业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4:42:02
房价的上涨,非单纯的以开发商为首的操纵的,国内银行,地方政府同样是高房价的推手。唱高调是本色,三者唱的双簧欺骗性更大,就是傻老百姓还蒙在鼓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02:15
旗帜鲜明地支持反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25:38
年底物业税一出,谁与争锋?
每年征收房子评估价的2%那得多少钱呀?
100万的房子一年物业税就2万。
炒房者的末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5:27:51
我认为大涨大跌都不太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04:10
政府的态度应该是明压暗保,毕竟财政蛋糕这个最现实的东西摆到面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25:43
你们怎么就不知道,房价高企,政府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29:44
思考总是很理性  但是现实是政府需要房市的增长   目前不可能采取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政策和手段 毕竟政绩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42:18
政府和房地产商是一伙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6:57:31
从收入房价比来看是高,有“泡沫”。。但从市场的角度看,价格都是市场决定的,房地产商也不是一个几个(不是垄断也不是寡头垄断),这也就不存在“泡沫”一说。房地产行业不能和别的行业比,它不像汽车,之前楼上的有提到汽车购置税降低之后,促进汽车的消费。。这是不可类比的两行业,房地产因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与稀缺性。
中产阶级本是买高层或小高层的套房,假如价格下降,中产阶级会有大部分开始向别墅看齐,别墅的供给一定,需求增加,自然均衡价格又是上涨。。同样一层一层的推进,只要不违背供需决定价格的原理,房价不可能说降就降的。。

土地是贵,但地产商的利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算地价降下来了,房产商还是照卖这个价,需求照旧。。政府控制房价,调控??出现的是需求的增加,供给的减少,之后就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暗箱操作,排号买房??大大增加的是社会成本。。。

但话说回来,政府不调控,房价一天比一天高,为房子感情破裂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都时有发生,城镇中低水平收入人群难以安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压力日益加大,尤其是男生,毕业之后每天都在计算什么时候能付起首付。。。首付,一个可怜的名词。。。首付的背后是债务。。。。

哎~~~~两难,两难。。。
我不是在辩论,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支持哪方,其实有些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只希望政府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达到更好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03:40
楼主回复速度有点惊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23:00
希望 房价能降下来 大家买的起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7:54:59
短期内,在经济总体形势不明朗的前提下,不管主观愿意或者不愿意都不可能打击房地地产业.因为如果导致房价下幅跌水,会产生大量的死帐坏帐,导致金融资本充足率不足.

当然政策面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9:07:48
坚决支持反方观点:
1.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城镇人口正在快速的老
龄化,计划生育是原因之一,生育观念的改变也是原因之
一。对住房的需求不会持续的无限的增加;至于城市化,任何
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都是有一个临界点的,达到这个临
界点之后会出现回流,因为城市人口的资源消费程度比农
村人口大,在全社会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城市人口比例
不可能一直提高,中国现在是50%(前几天在YOUKU上看到
的新闻),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值是70%,但是中国的临界
值一定不会这么高,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人口越多,这
个值会越低,(北欧西欧会达到90%,而人口大国永远修想
达到这样的值)。因此,现在市场的房价如果再不调控的
话,任由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折腾的话,将来总有一天会出现
大的危机,因为没有最终消费者,房子都只是留在投资者手
里,这时候房市就会和股市情形一样,但房市剧烈波动带来
的危害要比股市大多了。所以我认为政府要早作打算。
2.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政府放任房价上涨并不明智。中国
现在快速致富群体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黑金财富,与传统
土地资产捆绑在一起,他们在整日自顾自贪赃自肥的时候,
恰恰忽视了他们不动产化的财富,已具有高度激化社会矛盾
的强烈示范作用,其背后的资产来源和黑金链条,无不以
大量的高价房产的形式,向公众强烈示范着!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社会矛盾高速激化进程中,富人阶层的
财富已和房地产高度捆绑,而这些不动产化的金融资本根本
不会对实体经济有很多促进作用。恐怕只会对GDP有显著作用。
持续的房价上涨,而民众的实际收入不增加(不要看什么统
计数据,真实收入有没有增加大家心知肚明),这会进一步
激化社会矛盾。
3.说一说“保八”,首先我认为追求GDP没有意义,现在企业
萧条,东南沿海外向民营企业40%倒闭,国内需求的拉动不能
立竿见影,靠房产拉动经济只能是权宜之计,而这种权宜之计
最容易造成危机,美国就是例子。因为泡沫总是会破的,只是个时间
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9:09:37
支持反方,不要等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在后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0:05:33
中央政府应该是希望房价稳定,不希望房价大涨大跌,因为大涨百姓难承受,而大跌银行难承受;地方政府就是希望涨涨涨,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各级政府存在利益分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0:14:14
liyuzou 发表于 2009-8-21 17:03
楼主回复速度有点惊人。。。。。。。。。
哈哈……您不发表点高见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0:24:50
用一部分人的利益弥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两头受益,中间亏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0:46:53
政府为什么跟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难道他不是我们的代理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3:02:26
首先,房子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现在房价一再升高,给无数的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压力,或许正方会说,那是一部分人的说法,但是有这么一句话“再小的事,乘以13亿也是大事”。
生活的保障都没有,和谈经济发展,都民不聊生了,GDP在欧高又有和意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3:30:50
两头为难!我们可以 换个 角度 ;
泡沫必然 会带来 风险,但是如果 这个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允许他的存在。
这样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 :“ 如何防范泡沫破灭所带来的风险上”。
1、限制开发商从单一银行的贷款规模。
2、限制银行对单一开发商的贷款规模,和银行房地产贷款总量。
3、鼓励开发商采取一定量的债券融资(直接融资),由投资者分担部分金融风险。债券面值可以大一点, 阻   挡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4、鼓励海外融资,最好是发行 欧洲人民币债券
       1将风险转移的海外,2从客观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3融入的是人民币,没有汇率风险,还不会导致美元流入,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
  5 、考虑建立房地产保险或是行业互助基金。
请大家多多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3:33:01
fayedi 发表于 2009-8-21 20:14
liyuzou 发表于 2009-8-21 17:03
楼主回复速度有点惊人。。。。。。。。。
哈哈……您不发表点高见么?
啊~~我回完贴,不到一分钟后刷新,刷新的同时在新浪浏览了两个新闻板块标题,之后就发现楼主对我帖有评分了。。
这令我惊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08:43:47
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短文说,要正确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吴晓灵在文中说,当前中外经济金融形势不同,对货币政策的选择也应该不同。中国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也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速度的下滑,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促使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得快一点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打消通货紧缩的预期,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的,也已取得了成效。但是,中国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外的金融机构受了极大创伤,商业银行不敢放款,中央银行不得不代替商业银行来向社会直接提供信贷。而我国的金融机构有极大的贷款冲动,上半年的贷款额激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中国的中央银行绝对不能采取和国外的中央银行同样的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要正确地理解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初国务院确立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贷款增长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相对于8%的GDP增长和4%的CPI增长是一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今年上半年执行结果M2增长28.5%,贷款增长7.37万亿元。如果不采取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的措施,将埋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从2003年至2007年来看,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量基本占全年的60%至70%,五年平均下来是65.5%。依照这个比例,今年的信贷总量将达到11.1万亿元,全年的贷款增长幅度将达35%以上。这样高速的信贷增长,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一时上不去,但这些钱不买商品,就可以买房子和股票。股市和房市的热度,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房市只有自助需求上来了才是健康的,而报纸报导房市中大部分是投资需求。大多数老百姓苦于房价太高买不起房,但房价还在上升。我国经济并没有彻底走出“低增长”的状况,企业利润还是下降,只不过降幅缩小,股市上涨的基础应是企业利润,目前的股市快速上涨没有基础。如果全年放出来11万亿元的贷款,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另外,我国现有贷款结构,是不利于货币政策转型的。美、欧央行实行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替补商业银行信贷的不足。这些操作是短期的,按周、月,最多三个月买入票据和社会上的金融资产,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都在考虑寻找恰当的时点,改变目前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寻找退出的时机。而我国创造货币的,不是中央银行的短期操作,是商业银行的长期投入。目前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51%,长期贷款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不继续增加贷款供应,必然有一批项目要断掉资金链,成为烂尾工程;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投放货币,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如果我们不尽早统一思想认识,尽早采取措施,就会错失良机。


  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绝对不能依靠信贷冲抵,适度的货币信贷能够给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过度的货币信贷投放对社会而言不是福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6:19:49
读了一些哈继铭的资料  感觉很有道理  2015中国将会出现人口拐点  从人口结构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80一代更多的是独生子女  如果将来双边父母均有房子 80将会是拥有3套房子  对房子的需求将会减少  房价自然会下降  不过人口拐点的出现 对经济确实是个不好的转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7:30:11
我赞同挤压房地产泡沫。地产业之所以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动力火车头,也是以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和绑架中央政府,无视民生的结果。
1. 建议改善地方政府收入来源,使之多样化;
2. 放宽土地准入制度:土地可以买卖、转让等,允许集资建房;
3. 严查地产商囤积土地的行为,可针对一两个寡头下手,杀鸡儆猴;
4. 继续进行户籍改革,放开户口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