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的反身性概念
参与者的思维和所参与的情境之间的联系可以分解成两个函数关系,我
将参与者理解情境的努力称为认识的或被动的函数,把他们的思维对现实世
界的影响称为参与的或主动的函数。在认识函数中,参与者的认识依赖于情
境;在参与函数中,情境受参与者认知的影响。可见,这两个函数从相反的
方向发挥其功能,在认识函数中自变量是情境,而在参与函数中自变量是参
与者的思维。
两个函数分别发挥作用的例子很多,但有时这二者也会协同作用。认识
函数的明显例证是从经验中学习,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则可以找到参与函数的
例证,参与者将一组给定的选择倾向应用于一组给定的条件,并在这一程序
中确定价格。
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时,它们相互干扰。函数以自变量为前提产生确
定的结果,但在这种情境下,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确
定的结果不再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其中情境和参与者的观
点两者均为因变量,以致一个初始变化会突然同时引起情境和参与者观点的
进一步变化,我称这种相互作用为“反身性”,就像法国人在描述一个主词
和宾词相同的动词时那样。运用简单的数学,反身性可以表述成一对递归函
数:
y=f(x) 认识函数
x=Φ(y) 参与函数
所以
y=f[Φ(y)]
x=Φ[f(x)]
这就是我的方法的理论基础。两个递归函数不会产生均衡的结果,只有
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