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特色专业介绍_历史学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1、历史沿革: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始建于1982年2月,时称历史科,当年招收民师班学生,学制两年。1983年9月,招收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1985年,根据省教委的指示精神,学制改为二年。1989年3月历史科撤科建系。1994年增设旅游经济管理专业,学制二年。1998年学制又恢复为三年,旅游经济管理专业更名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2000年4月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同年9月,历史文化学院开始招收历史学本科专业学生,学制四年,同时还招收历史教育专业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制三年,层次大专。
2、专业设置:现设有历史学、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和历史教育、旅游与酒店管理二个专科专业,以及五年制综合文科大专班。建有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旅游文化、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七个教研室,其中中国古代史被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同时成立了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3、师资力量:历史文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6人,硕士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师师承来源广泛,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著名院校。近年来教师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有2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地厅级以上奖励。其中郭绍林教授的专著《唐士大夫与佛教》,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引起较大反响,获中南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广大教师敬业精神强,先后有15人次荣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杨作龙教授、郭绍林教授1994年被评为洛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二人又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三等奖。
4、教学设备:历史文化学院教学条件逐日完善,院资料室藏书3万余册,报刊杂志120余种;文物室藏有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文物1000多件,价值1300余万元;模拟客房和模拟餐厅也初具规模,同时在北京、杭州、深圳、洛阳等省内外旅游城市建立了旅游实习基地。
长期以来,历史文化学院注重教学管理和学风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基本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校生16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00余人。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3000余人,其中已有20余人考取博士学位,150余人考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院校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