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76 1
2009-08-21
文贯中,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1999-2000年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主要学术研究范围包括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人民公社下的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等。
                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文贯中从“三农”这个最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开始自己的演讲。
             “急速经历市场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中国,至今也未能公开承认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强制性和歧视性,否认农民有从土地集体所有制中自由进退的权利,以及从农业中自由进退的权利,由此更是造成了‘城乡隔离加剧、城乡收入差拉大,城市化走上排斥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畸形道路’。”
          “当其他阶层都获得了资产,并运用资产增加收入的权利时,惟有收入最低的农民阶层被剥夺了这种权利,连他们的宅基地、住宅,甚至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都不能入市交易,化为资产。如此,农民能不穷吗?”
                 在文贯中看来,如果继续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国的城市化将演变为城市居民牺牲农民利益、不断追求自我现代化的过程。农民进不了城,城市化不能进行,服务业也难以发展,促内需的难度自然提高,经济增长则将不得不过度依赖外贸。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证明必须沿着自由进退之路,走出现行土地制度的困境。”文贯中说,“要在允许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他们有权退出目前的强制性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对不同的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和市场交换中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和依法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1 14:25:45
提高农产品价格和附加价值,农民富了。
但是那些失去土地,在城市中属于工薪阶级的人怎么处理?
问题不在于改革土地,而在于财富的寡聚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