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就规范银行交叉持有次级债征求意见知情人士称,银监会已经于19日下发《关于完善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将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和混合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此外,这一规定还将溯及以往发行的所有次级债。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必须在下周二(25日)前给出反馈意见。
一旦银监会提高资本要求,则银行必须通过紧缩信贷或出售股份来提高资本金,以满足12%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上半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各银行在上半年完成7.4万亿元新增贷款,是去年同期的3倍,同时较今年全年的放贷目标还多出47%。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信贷数量,另一方面却是银行不断依靠发放次级债及A+H股上市融资,来补充急转之下的资本充足率。
此前有报道称,14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1家提出了次级债发行计划,上市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计划已经达到4300亿元。上半年快速的信贷投放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是商业银行集中发行次级债的决定性原因。
天量信贷,以及急速增长的次级债发行规模,引发了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担忧。近期,由于担心下半年信贷收紧,国内股市一度遭遇重挫。
从年初到现在,商业银行已发行2367亿的次级债,这一数额几乎是去年全年次级债总额的3倍。据银监会估计,近一半的次级债都由银行间交叉持有。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在银行业资本金里占比有限,但此举将使银行业当前的资本充足率大约下降几十个基点,势必会对未来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次级资本的流行做法产生影响。对已计划发行次级债但尚未发行的商业银行来说,这一规定也可能会抬高实际发行利率。
分析师称,次级债是中资银行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在新规之下,这些银行只能靠增发或减少放贷来满足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