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x.xinhuanet.com 2009-08-21 09:09:15 稿件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童岚:近日,卫生部对《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阶段刚刚结束,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那么“预约实名挂号”能否真正有效解决目前百姓挂号难、看专家难、看知名专家更难问题,记者在北京一些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
在卫生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是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2009年10月开始,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级医院也要逐步开展这项工作。北京则要今年9月1日开始提前实施。
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是地处北京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几个月前,他们已经提前试行预约诊疗。院长赵平介绍,但还存在不少操作层面问题。
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赵平:预约挂号难,难在一些大牌专家,一些最优秀的专家,他们的号往往是供不应求。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就在这些大牌专家他们都担负着很重要的任务。他们也可能是科主任,也可能是某个技术方面的权威。因此呢他们时时刻刻有些意料之外的工作任务。
除了医院操作有难度,老百姓预约挂号也有一些实际困难。
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赵平:因为我们的特点是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病人来自于外地。比如多网上挂号,他们怎么能够上网呢?(对,很多人都不会)一个是不会,另外一个呢,他们住在便宜的小旅馆里也没有这样的设备。另外呢,网上挂号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某专家,他只能够看20个病人,而有一百个病人全都要找他,那那80个病人怎么安排呢?
那么就医的老百姓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一新规呢?在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的挂号大厅,我们采访了一些体验预约门诊的市民。
北京市民:我觉得挺好的。他最大的区别我觉得就是我们挂号方便了,也就是使一些以前黄牛啊,卖号的那些人,杜绝了那方面的,使我们看病更实惠了,我们也觉得更放心了,也觉得好像是更有希望了。
北京市民:整体来说是惠民政策吧应该是。尤其对这个就医患者。打击了票贩子,保护了就医者的利益。我感觉目前来说是一个好政策,但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而是说是医疗体制的问题。
北京市民:早就应该这样了,但是从杜绝这个号贩子这个手段上来看,可能还是有漏洞。(根本上解决?)这个我现在想象不出来,因为很多医院现在已经实施实名制了,但是好像还是比较难。(您认为这个对现状有什么改变吗?)目前看好像没什么改变。目前没看出来,可能要等运行一段时间之后。
尽管老百姓们对实施“预约挂号”大多表示乐观,但不难听出他们的隐忧,究竟这次的新规能多大程度的缓解目前“挂号难”“看病难”的现象,他们还是抱有谨慎的态度。
《意见》中的另一个争议是关于“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与任何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向患者收取费用的预约挂号服务”的要求。一些医院表示因投资过大、维护费用难保证,自行建平台的操作难度很大。而中介机构也纷纷出来“喊冤”,他们认为这个《意见》将中介机构一棒子“打死”,与新医改精神不符。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疗卫生体制研究的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潘习龙教授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医院与第三方合作不应禁止而应加强监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习龙: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出现第三方,可以出现第四方、第五方、第六方,都是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双面性。如果是直接要叫医院来做,没有第三方,有可能没有一个中介机构,老百姓有可能会感觉好点。有可能也不会导致中介机构的出现会产生问题。我们不要因为中介机构出现会产生问题,而我们就把它不去做。我觉得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对的。
潘习龙教授认为,卫生部门应列出标准,让符合条件的中介公司参与竞标,缴纳保证金,按照相关规定参与预约挂号工作,实现预约挂号集约化。同时,对其违规行为,实施重罚,屡犯者将永远退出此行业。
新华社记者 童岚: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对于解决老百姓挂号难、看病难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在操作层面政策如何更加合理,医院如何提供更人性化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我们期待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能够让百姓享受到更加公平和便捷的医疗服务。
新华社记者童岚、宋成锋、张敬尧、汪含(实习)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