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有关负责人21日就美国控制组件公司(CCI)向中国多家企业行贿一案作出回应,表示国资委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就此事进行调查,并正密切关注事件的调查进展情况。
目前,国资委已责成相关企业纪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要求企业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相关企业均已开展调查工作。
美国司法部网站日前通报了CCI公司行贿案及相关涉嫌企业名单。中石油、中海油、大唐电力等9家中国企业出现在涉嫌企业名单中。事件发生后,中海油、东方电气、国华电力在调查后予以否认。
新闻回放
美司法部称美公司向中石油、中海油员工行贿
据《财经》报道 美国公司在中国行贿的案件近期频频浮现。生产控制阀的美国控制组件公司近日承认贿赂中石油、中海油等中国企业人员,而制造不干胶的艾利丹尼森公司也因给中国官员回扣、礼物和组织游览而受罚。
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显示,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橙县的美国控制组件公司(Control Components Inc. )从2003年到2007年,在30多个国家行贿约236次,由此获得约4650万美元巨额利润。这家生产控制阀的跨国公司在7月31日承认海外贿赂指控,同意支付刑事罚金1820万美元。
根据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文件,在美国控制组件公司的贿赂名单中,中国石油业三巨头中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员工赫然在列。
此外,中国的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国华电力(Guohua Electric Power)、中国石油材料设备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
就在美国控制组件公司认罪前三天,一家生产不干胶的美国公司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也低头认罚,承认给中国官员回扣、礼物和组织游览,以及向其他国家官员行贿。为此艾利丹尼森向美国证交会支付了50万美元,其中20万美元是罚款。
根据美国司法部公告,自1998年起长达十年时间里,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在大约36个国家有计划地通过贿赂外国的政府官员、外国国有企业及私人企业的员工获取销售合同。
7月31日,在加州中部地区圣安娜地方法院,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向法官承认了针对其提出的三项刑事指控。
根据认罪协议,收受美国控制组件公司贿赂的官员分别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特别是从2003年到2007年,该公司违反《海外反腐败法》向各类外国国有企业的官员行贿约490万美元,违反《旅行法》向国内外私有企业的高管和雇员行贿约195万美元。除了前述中国公司外,韩国的水利与核电公司、马来西亚的国家石油公司及阿联酋的国家石油工程公司也被控收受其贿赂。
今年年初,该公司两名分别负责财务和世界范围内工厂销售的前高管被诉,司法部认为他们为公司利益密谋向外国国有企业的高管和雇员行贿。由此,这家公司涉嫌全球范围内商业贿赂的黑幕露出冰山一角。这两宗案件预计在2010年1月25日宣判。
《海外反腐败法》又称《海外反贿赂法》,于1977年制定,1988年修订,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利用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并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财会制度作出了相关规定。
企业回应
■大唐发电:
本报讯 据《广州日报》报道,记者前天联系大唐发电公司权威人士了解到,该报告中确实提到“DATANG POWER”。“但是我们目前都不能确认这是否就是大唐电力公司,公司现在查都比较难查,因为每年都会签上百个大合同,我们希望对方能提供更多的细节。”该权威人士告诉记者。
■中石油:
中石油集团至今仍保持低调,没有公开澄清。记者昨天联系中石油纪检部门人士获悉,中石油在内部也保持相当的低调。“我们一开始甚至都是通过网上了解的。”该人士告诉记者。
■中海油:
周一,中海油最先高调回应行贿门事件,称已组建5个小组进行调查,但没有发现公司内部人员收受CCI的商业贿赂。此外中海油还公开CCI公司母公司IMI中国总裁的复信,表示该公司并没有行贿给中海油公司的员工。
■东方电气:
同样高调的还有东方电气,其已经在集团网站上挂出消息,称,“通过第一时间的排查核实,截至目前,集团所属各单位在向CCI公司的采购业务中,没有发现有违反相关制度的行为,也没有发现相关人员有接受商业贿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