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24 1
2009-08-26
短线观点:中国矿业企业的“硬伤” 《金融时报》投资编辑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 2009-08-25

对矿业企业来说,今年早些时候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长远来看反而是个好消息,这颇具讽刺意味。诚然,短期内这影响了公司盈利,并大大压低了股价。去年8月份至今年1月份期间,富时350矿业股指数跌幅为45%。


但在各种负面新闻中,却可找出一条鼓舞人心的线索:中国的大宗商品产出存在局限,这为自然资源行业勾画出更为光明的前景。

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中国的地质资源十分关键,因为中国政府试图限制大宗商品进口——及价格——以支持本国的产出。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铝土矿、锌、镍、煤炭和原油储量。

尽管中国地质资源的规模十分重要,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企业的资源开采成本。在今年以前,中国的开采能力基本上未受考验。近年中国大宗商品产量增长,主要是追随着国际市场价格自2002年以来不断攀升的势头。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凸显出一个事实:只有当国际市场价格处于接近历史高位的水平时,中国才能够维持较高水平的大宗商品产出。

2008年末至2009年初,随着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国矿场产量大幅下滑,因为这些矿场缺乏竞争力。中国不得不高度依赖于进口,大量吃进国际市场上过剩的大宗商品,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人们早已察觉到,中国国内大宗商品生产不堪承受价格冲击。但对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的矿业企业来说,这一点得到证实,却是一个好消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8 16:22:03
领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