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64 2
2009-08-27
新能源或重蹈“国人喝汤洋人吃肉”

  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专家呼吁,尽快向研发倾斜,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弯道超车”

  由于受到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鼓励,国内大批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目前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基地已达10余个。 记者近期对我国以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进行调研时,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过快潜伏深层危机。

  一些熟悉国际国内新能源开发现状的专家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

  比如核能,核心原料为铀,但我国储备少,需要进口,发展一旦上规模就容易受制于人;风能领域的电机制造技术同样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国外风机生产巨头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多晶硅和单晶硅的提纯技术,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国。即使在日本和德国开始向我国输出硅提纯技术之后,我国还是面临着“技术租借”这一瓶颈。因为德国和日本与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取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就必须向出让国交纳技术转让费,在这一工艺流程下进行的任何改造创新,即使取得专利,其专利归属权仍然属于出让国。这相当于用太阳能光伏每发一度电,国外技术就会从中拿走0.1元钱。

  分析造成我国新能源发展长期只能“喝汤”无法“吃肉”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是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理论领域长期滞后,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相关政策过分强调应用领域研究,重点扶持产业转化。这两大因素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研发领域缺乏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

  专家们呼吁,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向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才能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两个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8.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27 07:45:46
这种现象应该不会惊讶,中国一贯如此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3 09:55:41
现在这种逐利浮躁的社会环境有几个在潜心搞研究,还基础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