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伟:尽管目前我们正经历短期的经济危机,我觉得还是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所以,如果要思考能源行业的长期状况,我们将40年后的2050年作为参照年份,便会发现三个情况。首先,能源需求将增加一倍,因为届时人口将从现在的60亿增加到90亿,所有人都需要解决交通问题和家庭用电问题。因此,即使考虑到能源节约,能源需求依然会增加一倍。第二,传统的油气行业,也就是我们的行话里常说的“易采油”和“易采气”将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第三,CO2,也就是二氧化碳,现在就已经是一个问题。如何处理 CO2?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这就是企业进行自身定位所要面对的长期业务环境。现在的短期状况很有意思。目前,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能源需求降低了。基本上,长期的趋势是能源需求上升。但现在有一个短期的需求下降。如果走出经济衰退——肯定会有这一天,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看到能源需求再次上升,需求的下降只是暂时现象。
此外,我们预计能源市场的定价环境也会相当强劲,因为现在已经不再有价格低廉的易采油和易采气解决方案了。如果讲到替代能源,使用替代能源的日子会到来的。对此我们非常肯定。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们的价格不会太低。
Ivo Bozon:您对所有这些替代能源政策怎么看?它们能走多远?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油气的最终需求?
范德伟:目前所用的大多数能源都是化石燃料。从长期来看,能源需求会大幅度增长。我们认为,到2050年,化石燃料依然会占非常大的比例,但相对来说,替代能源的市场份额会增长,而能源市场这块饼的尺寸会增大。
这种状况会如何发展?我认为,从目前来说,如果除去补贴,大多数替代能源对于消费者来说依然过于昂贵。所以,理所当然,当务之急是发展技术和规模。你能降低替代能源的成本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并掌握其方法,消费者就乐意购买替代能源。第二个阶段是,由于替代能源的成本现在更能为人所接受了,就可以增加产能。因此,首先是开发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能;接着,人们必须有效利用;然后,你才能对二氧化碳问题产生影响。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与化石燃料有关——想一想煤或石油,还有天然气,天然气问题比较少,因为它比较干净——你可以试一试二氧化碳的解决方案。你能进行碳捕集和封存吗?如果能,化石燃料的劣势就消除了。这条路与使用替代能源可以并行不悖。这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竞争并加速彼此的进程。这对于消费者是好事。
Ivo Bozon:您认为,到那个时候,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需求会有合理、稳定的增长,甚至会增加一倍?
范德伟:这取决于具体情景。但如果说,目前化石燃料占总能源供给的90%,核燃料占10%,水电和风能所占的比率依然很小,那么,假设到2050年,70%的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或那怕算作是60%都没有关系,因为到2050年,市场需求翻一番,人们可以算出这时的60%是多少。实际上,这意味着2050年所出售的化石燃料比现在要多。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也变得相当大,因为市场蛋糕的大小将是现在的两倍。
衰退期:周期缩短
范德伟:尤其是从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一直到今年一月,我们的周期大大缩短。基本上,我每天都要和我的首席财务官一起了解有关情况,我们查看市场情况,了解内部现金情况,并了解与客户有关的任何新闻。每天晚上,我们都要问自己:“我们需要另作决策或给出另外的指示吗?”我很高兴地说,从一月份开始,我们可以结束每天一个周期的状况了。但实际上,你依然得十分关注每天或每周的情况变化,以了解是否有新情况发生。你根本就不会再去等待月报表。这就是整个“掌舵”的过程,由于周期缩短,因此我把运用反馈称为“掌舵”。
第二个问题是沟通。不仅仅有内部沟通,还有外部沟通。在企业内部,人们感到不确定,因此希望了解上司是怎么想的。在外部,我们需要与政治家、与部长们沟通。几乎在每次讨论中,开头两分钟都未必能够直接进入主题,而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始:“你是怎么想的?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而人们期待一个回答。你最好对此加以思考,所以,你必须在沟通上下功夫,包括内部和外部沟通,你要传达的主要讯息是什么?
领导力:从 A 到 B范德伟:我想,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从 A 到 B”。我可以来解释。很简单,“A”就是衡量你目前的处境。很久以前,我担任炼油厂经理的时候就使用这个方法了。了解炼油厂的优势和劣势之后,你必须要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向炼油厂的所有操作员和工人们解释这些优势和劣势。此外,为什么说进行中肯的判断很重要呢?因为如果你太乐观或太悲观,你将无法取信于自己的工人。所以说,准确的评估大有裨益:工人会想:“没错,我的老板知道他在说什么。没错,我并不喜欢这种状况,但也许这就是事实。”
这是位置 A。很好,但这不是领导力。然后,你必须弄清楚位置 B 在那里。如果以炼油厂为例,B就是炼油厂在三、四年之后应该是什么样的。和前面一样,如果你竟敢作一个长达50页的 PowerPoint 演示,你将劳而无功。诀窍在于,依然只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用非常可信的话解释未来的目标,然后给出一些关键的论据,说明位置 B 为什么好。对,描述炼油厂未来的图景并给出关键的论据,人们会说:“对,对,对,我喜欢那样。是的,我明白了。”但这依然不是领导力。这只是对 A 和 B 进行定义。
第三项任务,也是人们经常出错的地方,那就是有时你必须说:“你必须在周一早晨完成这项任务,你必须在周一早晨完成那项任务。今天是周五。”所以,你真的需要进行很好的组织,明确责任,确定里程碑,尤其是从 A 到 B 的路途上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到达的里程碑。基本上,这是我用了多年时间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对我的帮助一直很大。我总是带着微笑说出上面的话,这样就够了。
Ivo Bozon:众所周知,您是一位强势领导。您认为,人们会如何描述您的领导风格呢?
范德伟:让人们自己去描述吧。你所能听到的无非是“比较以人为本”、“能够倾听”——得了,就不用再说了!
如果公司正处于困难时期,人们——尤其是高层人员,总倾向于低调行事。而在实际运营中,他们会说:“有困难的是别的部门,不是我们。”但最后,为了维护声誉,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必须在壳牌石油做某些改变,这些改变基本上会影响所有员工。所以,在这个阶段,你对公司各个部门有何期待,围绕这一点应该做什么样的沟通,这一点必须清楚,而所有的沟通要简洁,要一致。这样,公司才能够稳定。公司稳定之后,才能够继续发展,公司的发展是以稳定为基础的。这时,人们会想:“嗯,这样很好。这样很不错。”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现实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与此同时,外部的业务环境在改变,对能源需求的看法在改变,对二氧化碳以及国际政策的看法也在改变。所以,你必须保证在稳定阶段,人们不会变得太迟钝或太“自满”,这个词有一点贬意色彩。但这时,环境需要你再次做出调整。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你必须及时考虑新的外部因素,而不仅仅是因为遇到危机了才这么做。当然,一天结束时,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你是否考虑到了新的因素,而是你作为领导者是否组织得当,以足够快的速度做了新的调整。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周而复始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