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85 1
2009-08-31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持续下跌,这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是一个致命的危机。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三辆马车——消费、投资以及出口。而今,出口这一辆主力马车已经没有了动力,那么我们应该转向哪里呢?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信息频发,却不见丝毫效果,CPI、PPI依旧双双告负。CPI的“负”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都知道,CPI跟我们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CPI越低,不就意味着物价水平越低,这对我们提高生活水平不是很有利吗,干嘛我们要对这个数据这么消极呢?CPI体现的的确是物价水平,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跟物价水平有着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物价越高,生活水平会越低。但是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影响我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收入水平。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因为从经济总量来讲,人均收入的增加,这说明了经济总量也有了相应地提高。增加的收入最终会以消费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增加需求的目的。需求的增加是收入增加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的表现。但是需求的增加同时又会推高物价,因此物价不仅仅反应的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反映了需求状况。CPI的告“负”说明了需求还是不足,这样离扩大内需的目标还是有点距离的。而PPI的“负”说明一个了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供给能力过剩,这也就意味着开工不足,工人也就面临失业的风险,或是减薪的风险。同时,企业由于产能无法充分利用,导致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下降。同时由于投资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将会面临来自现金量的压力或者是流动资本压力而被迫裁员等手段来缓解压力。PPI的不振也显示了生产企业的出厂价格也在下跌,更加剧了相关企业的经营压力。
而国家最近推出的一系统经济刺激计划,目的有一个就是扩大内需,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在基础建设方面,让这部分钱能够流到人们的手里。手里的钱多了,自然就有了消费,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收入的增加最后会以消费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还有个解释,那就是因为对基础建设的固定投资不会产生产能,反而会产生对过剩产能的利用需求。但是由于这些基础建筑对于水泥以及钢铁的需求较大,而且短时间的建设项目过多,同时由于宽松的信贷环境也给了房地产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双重需求给了钢铁水泥业很大的产能释放空间。但是,由于双重需求的释放,导致了供给不足,因此又引导了一些产业的新一轮投资。无疑,我们都将可以看到一个结果:政府与民间资本竞争,钢铁水泥的原料价格上涨,抬高房价,新的一轮投资可能又要展开,并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此轮的动力来源于投资的急剧增加。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刺激计划受惠最大的并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资金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并且参与到刺激计划里面的企业都是正规的国企,草根企业完全分不到一杯羹,又谈何把钱还与于民呢。先撇开这个不说,因为国企分到钱,国家也照样还能分到钱。问题是,此轮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低效率的重复建设的开始,这就造成了国家财产的真正无谓的损失。而为什么要强调要让中小企业发展呢,一个关键因素还是创新问题。大家都知道国企在我们心里面是怎样的企业,那就是没有一个有效得创新竞争机制。政府指令代替日常的行政管理,由于生存环境的优越,具有明显的垄断及其他权利的绝对优势。因此,下达的目标往往是为了符合当地政府的“官僚”利益而并不是企业的发展利益。这样,缺少创新环境的企业,能有多少创新欲望跟能力呢。而最富创新能力应该是中小型的企业,它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它们不得不靠创新争夺市场挖掘市场。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它们才是最富创新精神的。而经济要发展,到底要靠的还是创新,这样就是为什么国家领导人多次要强调创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经济这块蛋糕要做大,除了一味地摊大还要注意畾高,不然才好看,才耐看。
最近,政府已经开始发觉投资过热的问题。其实在实施计划之前就讨论过了,但是由于经济下行趋势太急,容不得太多考虑。与其靠不可持续的基础建设以及宽松货币的货币政策,不如好好坐下来,开始谈一下更长远的发展计划。创新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它才是发展之本。三辆马车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只要把最根本的东西把握好,自然就会在表面这些东西里面表现出来。还是要强调一句话:收入最终都会以消费表现出来,一味地追求消费的增长,倒不如想想如何真正让人们的钱包鼓起来,并不被通胀害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31 15:01:13
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