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75 2
2005-11-03
调查表明,过半亏损外企中除小部分属经营性亏损外,虚亏避税是主流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在中国累计开业的2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亏损面高达51%。调查表明,在过半的亏损外企中,除小部分属经营性亏损外,虚亏避税是主流。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外资流入最大的国家美国每年的外企避税折合人民币达4500亿元左右,而中国作为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反避税手段又远远逊于美国,因此,中国每年避税流失的税额远远超过人们普遍估计的300亿元。

  据统计,2002年、2003年,在苏州开业的外资企业亏损面超过了52%,而在江苏省国税局进行税务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亏损面也高达47%,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亏损主要是为了避税。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副司长王裕康说:“招商时外企的可行性报告都是盈利的,现在却都是‘长亏不倒’。许多外企似乎乐此不疲,专作‘赔本买卖’,越‘亏损’越增大投资。”

  据了解,跨国公司的避税手法主要有四种:一是与海外母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增加成本,造成账面亏损,从而将企业的利润向境外转移;二是向母公司或关联企业支付巨额特许权使用费,最典型的是支付高额商标使用费;三是通过“资本弱化”向海外支付巨额利息;四是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避税港避税。

  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还以“制造亏损”的方式蚕食中方股份。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人不但无法获利,而且还需要赔钱弥补亏损。在无力出钱弥补亏损的情况下,中方只能出售公司股权减少损失,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

  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出台了制约转让定价的反避税措施,包括中国在内。但是以中国现有的人力、物力、技术手段,现有的外资企业平均每家被审计的概率是800年一遇,因此反避税执行效果不佳。

  有关专家提醒:从跨国公司在华避税的行为来看,一个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和税收体系至关重要,决不能寄希望于跨国公司的自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3 21:46:00

外企的避税手段感觉都很高明,令我们国家的财政损失不少啊。心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23:15:00

据新华社9月10日专电(王平)排行榜显示,2004年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为627.77亿元,与2003年的纳税627.65亿元持平,与上年度超过40%的增长率相比,增长为零。

——摘自新闻《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发榜,烟厂贡献超千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