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郑州的发展真是一天一个样,郑州的路越来越宽,公交车已经通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郑东新区的建设使新的郑州变得越来越漂亮,郑州也越来越干净了。(天气扬沙不算)
而且经济的好多指标都在中部前列,除了总量的好多第一,人均的增速发展也越来越快了。
大家都来说说吧。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东西,趁此希望大家给点建议。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鄭州的市容市貌的確是好轉了~~ 適合老板在那里投資,因為鄭州是個廉價勞動力市場~~ 農民工、高校生N多~~
武漢目前經濟活躍一點,畢竟有長江通道~~
具體誰比誰大~~ 10年后應該可以見結果~~
我觉得郑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都在朝着一个经济增长中心的方向前进,可以称得上蒸蒸日上。目前中部地区也只有武汉的经济实力可以与郑州相媲美。所以我觉得如果比经济实力,武汉可能会稍强一些,但如果再考虑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情况下,郑州应该更有竞争力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4 16:37:57编辑过]
其实我感觉郑州与武汉全都是草根城市,经济发展并没有大的起飞,只是房地产拉动与行政事业单位需求拉动的增长。虽然比苏州等增长的方式带动的收入增长说不定还会快些,但是,还是没有基础,总感觉不踏实。虽然,有宇通这样的企业,但是,诸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中部各城市的就业结构和投入产出结构。不过,二楼好像应该是长沙人把?还是多看看吧!长沙的夜生活还是可以,别的我就不再置评了!
中部城市抓住机会,分散突围兴许更好,谁做中心都得不到对方的承认。科学发展起来了才是硬道理!!
至于上面提到合肥,我觉得合肥现在大力规划科技城,实在是无路可走的无奈之举!
没有资源优势、没有区位优势,只能走科技之路了。
不过总归是迎合了社会的大趋势。
从比较优势转入竞争优势总得依靠科技吧。
但愿这个尝试能够成功!我是安徽人啦,嘻嘻。
回楼上的
安徽属于东部
发展策略上向长三角看齐的
我个人觉得武汉的发展比郑州更有潜力,因为就目前来看,世界100强宁愿进入武汉,这样武汉的经济就在外资的带动下在近几年突飞猛进.这样,而且武汉的高校很多,质量都很高,郑州要想在这方面赶超武汉,还得多花点本钱.尽管现在国家政策比较倾向郑州,可很明显的一点,国家对武汉的政策比对郑州的政策也差不了多少!纯属个人意见!
武汉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除了便利的交通之外(比郑州差不多),还有众多的知名高校以及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再加上武汉的产业结构比郑州还是合理的,光电子以及信息等科技人才型的产业比较密集,东湖开发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再一个就是武汉的制造业比郑州也还是要领先的,服务业也慢慢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不可遏制.
郑州是在飞速的发展,但是从各个相对指标它是不如武汉。武汉毕竟有着丰厚的基础,但是我们要看到发展潜力,虽然有很多硬的指标现在看起来觉得武汉比郑州更有竞争力,但是速度比呢?也许大家会说郑州底子薄,当然速度会高于武汉,也许到了武汉的水平的时候速度就不如武汉了。这个当然不排除,反正拭目以待吧。象原来的江苏,浙江不都是后起之秀吗?真的要慢慢看,一年两年可能不说眀太多的问题吧。在等几年吧,让我们也为了他们的发展来畅所欲言。
还有就是说国家的政策,我只举一点,国家把郑州铁路分局给撤了,有多少人下岗呀,成立了武汉分局,原来武汉隶属于郑州。据说还有消息声称要把郑州铁路局撤了,规划到武汉的范围内?这是国家对郑州的优惠政策吗?殊不知郑州有着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不明白为什么说撤就撤了,对郑州对河南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楼上的你别太在意郑州铁路局的事,这只是少数人脑子发热个结果,郑州的发展不是几个这样的人能拦阻的,武汉和郑州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好好把握,前途无可限量啊...楼主是郑州人吗?我在郑州读书.是江西人,有空加我qq 42528519
当然是武汉,看看高校数量和质量,便高下立判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7 2:03:09编辑过]
强顶
参考目前国内、国际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中部崛起必须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中心。从两城市在中部的区位和目前两城市的综合实力看,武汉更有可能成为中部的中心。但近几年来,河南及郑州发展势头很猛,河南今年有望成为我国第5个GDP过万亿的省份,因此如果郑州经济发展水平超过武汉,郑州自然会成为中部的中心,只不过到时中部的经济重心会北移。
武汉有长江和汉水,湖北九省通衢,重工业基础设施好,水资源丰富.郑州除了历史底蕴深点,古迹多点,哪里比得过.中部只有武汉才能成为中心,看看香港,德国这些在中部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哪里就知道了.西部大开发也只有以武汉为跳板.
呵呵,我不是武汉人,先声明.
武汉更稳些,郑州发展的快些.10年后,稳的城市具有竞争力,快的城市经济矛盾多些.
10年前,广州的发展快些,青岛的稳一些,现在青岛经济矛盾少些,广州的经济矛盾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