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对“阶级”的分析存在疏漏,后果严重》
源自: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61240&extra=page%3D2
何新:《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利益集团分析》
http://www.hexinnet.com/documents/200809/jg.htm
(很尊重何新和他的思想,以下仅是楼主wee-b.com个人观点看法,拿来商榷。2009.8.22)
一 论证逻辑上的矛盾
通常所说的“阶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在学术研究中,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阶级重新定义,也是可以理解的。
何新在他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及利益集团分析》一文中指出,“什么是阶级?直观的观察即可看出,任何社会之内部,都划分为不同的政治、经济等级。社会中的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上。这种社会地位的区别,来自人们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差异。”
请注意,文化差异在何新的阶级概念里也是有表述的——可以理解为,是阶级地位区别的一个来源。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为阶级地位区别的三个源头。
接下来,他说“ 这种来自经济、政治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别划分,就是社会中之阶层划分。表面和初始地看,阶层分化起源于社会分工。但阶层之体制化,世袭化、非流动化,导致阶级的形成。因此,富人是一个阶级,穷人是另一个阶级。世袭掌权者是一个阶级,被管制的受统治者是另一个阶级。ゲ煌的阶级组成不同的利益集团。阶级相同的人,自然具有共同利益,共同语言,因此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往往近似。”
何新在上一段中,所说的“富人是一个阶级,穷人是另一个阶级。世袭掌权者是一个阶级,被管制的受统治者是另一个阶级。”前一句说的经济差异,后一句说的是政治差异。由这两种差异造成“阶级相同的人”“自然具有共同利益,共同语言,因此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往往近似。”
请注意,“语言、思想、感情与价值”应该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差异并没有象何新在开始表述阶级概念时,把文化列为阶级形成的原因,而认为相同的阶级形成相同的文化,即不同的阶级形成不同的文化。从而,在概念定义上与论证表述上,出现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原本并列关系的文化与经济、政治,却在这一句中,从逻辑上演变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间接因果关系。
二 对其“阶级”概念定义上的补充阐释
我赞成何新对这个概念的定义:“这种社会地位的区别,来自人们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差异。”,而且应该指出的是,就广义上讲,政治、经济都应该从属于文化这个大概念体系中,在这里单拿出来也符合阶级这个概念的特有属性。文化差异的确是产生阶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举例来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通常意义的阶级划分有很多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但是他们信仰共产主义,脱离了本阶级,加入了另一个阶级的阵营;
现在有很多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有些是收入微薄的工人、农民等,却主张私有化,倡导资本主义经济,其实是想当资本家、想成为有钱富人,这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信仰观决定的,而不是他们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决定的;
欧美国家有明确的政党界限,却没有我们常见的阶级划分,这是因为欧美国家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基督教教义不分种族,不分社会地位贫富贵贱,加入教会都可以平等相处,称兄道弟。比如,美国人支持或加入哪个党不是因为这个党是哪个阶级的党,而是因为这个党的政策能不能体现出他们膜拜的这个信仰——简言之,既然是兄弟,大佬们住别墅,穷兄弟们也得有房住。这种超阶级的精神信仰,淡化了因为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形成的阶级差别,调和了欧美国家在过去和现在曾经一度紧张的阶级矛盾。只把本阶级的人当兄弟,以这样的阶级成员为基础的党,一旦掌权,不是奴役压迫其他阶级,就是消灭其他阶级,这就是阶级之间残酷的血色斗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杀戮。
信仰本身属于文化,我国是一个多信仰、多民族、地域文化差距悬殊的国家,这个特点,对于阶级划分与阶级存在,还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三 对其“阶级”构成的深入分析
何新对当代社会的阶级构成的划分,由于他对阶级概念的论点论证的前后不一致,只考虑了经济、政治的因素,忽略了文化——看看何新对阶级构成的划分:
(一)新兴资本利益集团
这个集团由以下几种成份组成:
1、大资产所有者,新兴经济豪族(富可敌国,拥资数百亿的私家富豪,已有上百位。)
2、买办资产者,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代表
3、知识分子中的权贵人士,以及内外利益集团高佣金收买的代言人(包括某些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
(二)权势阶层
官员及国企管理者
(三)下层社会
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
(1)城镇工薪小资产者,
(2)农村小土地所有者(小农),
(3)城乡下岗失业及无业者(无产阶级),
(4)城乡流民(流氓无产者)。
从文化信仰角度来说,谁能保证“官员及国企管理者”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想成为“新兴资本利益集团”,反过来,“新兴资本利益集团”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想同时成为“官员及国企管理者”?;
“城镇工薪小资产者,农村小土地所有者(小农),城乡下岗失业及无业者(无产阶级),城乡流民(流氓无产者)”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想成为“官员及国企管理者”?反过来,“官员及国企管理者”中就没有人同情“城镇工薪小资者……”,为他们办好事?;
历次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以推翻现任皇帝为目的,又以立定新皇帝为结束,原因是作为统治者阶级的皇帝、被皇帝统治的农民阶级,都信仰帝制,说白了,都觉得当皇帝好,有个皇帝好。
不一一而论,同理…………
你可以把一个穷人划在无产阶级里,但是你不能阻止他精神上对资本家、对有钱人的富裕生活的向往,不然的话,资本家就真的不会产生了……——人的吃穿住行受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但是人的精神信仰却可以超脱,不止于此。那种建立在经济、政治地位的基础上,忽略文化因素,对社会各阶级构成的划分,体现不出各阶级成员在社会活动中的复杂流动性,陷入简单化、静止化、机械化、分割化,导致各阶级矛盾化。
四 其对“阶级”的分析存在疏漏,后果严重
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阶级与阶级之间存在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阶级不是简单分割、静止不变的人群模块,这种机械化的划分,导致社会各阶级集团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动乱、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总结符合人类现代文明的信仰并且加以传播,远比对阶级的划分,更需要!
最近文章:《结果论以及未果论与科学发现——中国近现代科学落后的真正原因》
[url=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59233&extra=page%3D2]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59233&extra=page%3D2[/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