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是:上等智慧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等智慧的人,学习“道”以后,好像是学到了,又好像是没学到,自己认为已经掌握了,不愿意去实践,光动嘴,不动手;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其实“道”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掌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真得佩服2500年前的老子的远见卓识,能够把道看得如此的之到位。反观我们自己,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在闻道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就是下士,我们嘲笑别人的时候,忘记了其实这种大笑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远。
比如,我们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一直找不到我们为什么做不上去的原因。而我们求助于外部的专家的时侯,就觉得人家是风花雪月,华而不实。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从自身出发,反求诸己,并且要勤而行之。
或许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而又往往是若存若亡,扑朔迷离,没有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偏执地认为问题是简单的,其实它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例如,团队的组建不好,肯定有观念的问题,有制度的问题,有执行的问题,有习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每个企业、每个团队、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与自身的资质都各不相同,所以即使在同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做出事来的结果也是迥然不同。
各人闻道,各人不同,要做上士,就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且知行合一,慎思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