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李文超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之下,广大企业更是纷纷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瞄准行业内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发力。而作为我国经济的经营主体,中小科创企业却一直受困于融资难题。随着知识产权金融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上被寄予厚望,ZF相关部门也是多方积极探索,除了进行完善的体制补充,还从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和搭建平台两方面入手,积极搭建“资本”与“知本”的长效对接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和金融的深度结合,并取得不俗成绩。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346.5万件,同比增长23.8%。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各项发展指标量质齐升,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 2016年专利质押融资额达436亿元人民币;各类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42.8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既是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转化方式,也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如,华为与美国苹果公司签订了相互的专利许可协议,每年向苹果公司收取数亿美元的专利费。2015年福田汽车以评估价值20亿元的专利许可使用权出资入股,与戴姆勒公司合作,成为专利运营的大赢家。
李文超认为,近几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依靠知识产权来助推经济创新发展的。中国作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其实也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实践和探索,包括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上的不断探索。
例如,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加快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要全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开展。
而各省市也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的众包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基于众创、众包、众扶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