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木卡卡西请进:我的结论也是吉芬物品根本不存在!
今天复习经济学仔细琢磨了一下吉芬物品——首先申明一下,我先后读的是斯蒂格利兹和平狄克的经济学——发现教科书上的推论存在很大的问题。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命题假设,现有土豆和面包两种商品,设土豆为“吉芬商品”
1,根据需求的均衡条件,MU土豆/P土豆=MU面包/P面包,
当(P土豆)↑,则(MU土豆/P土豆)↓,此时如果不改变消费结构的话,因为(MU面包)和(P面包)不变,那么均衡将被打破,在MU面包和P面包中,P面包师外生变量,保持不变,那么只有(MU面包)↓,根据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则面包的消费数量将增加。推导得出的并不是土豆消费量增加。
如果要使(MU土豆/P土豆)不变,也必须使(MU土豆)↑,如果边际效应递减的话,土豆的消费量也应是减少的。要想得出吉芬物品的解释,必须使土豆的边际效应递增。但在我看来,要论证土豆属于边际效应递增的物品无异于爬珠穆朗玛!
2,书上根据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来解释吉芬物品的存在,可是在我看来,那个图根本就画错了。
因为我不会在WORD上作图,所以只能用文字解释,不清楚的地方还请见谅
在书中,之所以能得出吉芬物品,是由于收入效应为负,且大于替代效应,在图中的表现就是从U1到U2中,U2与预算线L2的切点比U1与预算线L1的切点更靠近原点。但是,如果U1与U2平行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L1的斜率大于L2的情况下,前者的切点必然在后者的右方(理由: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绝对值越来越小),书中之所以能得到那样的切点是因为U1与U2根本不平行。
3,所谓的吉芬物品,如果用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很好解释的啊。因为遭遇灾荒,土豆产量减少,价格上升(此段出自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人们预期未来土豆的价格还会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供给不变,使得价格与需求量同时上升。
我数学不好,不理解你后半部分的数学推导。但对于前半部分,你所认为土豆价格上升前,人们吃10个土豆刚好饱,价格上升后8个土豆加一些肉的效用会更高,这个好像没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吧。而且如果改变单个土豆和肉的效用的话,结果会有很大变化。
从我大一学经济学以来对于吉芬物品一直都有很多疑问,以上是我一些思考结果,欢迎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