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m303 发表于 2009-9-4 08:32
关于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关系,不需看别的,只要看看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几条就够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就是其实践性,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或“实用主义”,不是误读就是故意。马克思的方法论只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并不是其他任何别的什么东西。关于《资本论》中对于私有制的自我否定或“扬弃”的那段阐述,是马克思采取“黑格尔式”的表述方式阐明建立在《资本论》科学分析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是科学的批判而不是哲学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早期的著作,在其中马恩完成对德国哲学的批判。《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的结晶,是马克思思想最高成就的体现,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来反驳《资本论》实属无稽之谈。
whm303 发表于 2009-9-4 09:39
关于私有制
楼主撇开了私有制的具体形式,当然就可以无视其自身的否定过程,只要楼主承认任何事物其“幼芽的种子”、“最初基因”和成熟状态存在差别,那么就应该承认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那里发展就是否定,否定就是发展。原始社会有长老,可视为总统;原始社会有武士,可视为军队;原始社会有族规,可是视为法条;原始社会要交易剩余,可视为市场。那么我们可以断定:人类社会两千年一贯制,毫无发展!任何社会人都要穿衣,穿在别人身上的衣服,我总不能去把它抢来,私有制永恒!
关于文明状态
楼主认为,原始社会既有“公有制”,也有自然状态的“私有制”,而断定对私有制的发展就是文明;那么,我也可以断定,私有制的发展是对文明的破坏,弘扬公有才是文明。这里没有分析,只有臆断,就此撇开不谈。
关于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并没有说“个人所有制”就是生活资料的私人所有,那是楼主的自我解说,楼主这是“自立靶子自打枪”当然会很“准”。“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提出的,这没有错。但马克思对其涵义并没有进行理论阐述,后人的阐述五花八门,楼主想打靶,靶子多得是。
形而上学
楼主讽刺了马克思的“形而上学”,自己在这里却拿起了形而上学之鞭。那么我们在这里也只能跟着楼主走,来一场“风车大战"。私有制自身的否定当然只是对私有制形式的否定,而绝不会是对私有制本质的否定,但形式的否定也是否定,不能闭着眼装作看不见。社会不经过形式的否定,就达不到对内容的否定,不经过对现象的否定就达不到对本质的否定。形式和现象的否定是量变,内容和本质的否定才是质变。量变是第一个否定,质变是否定之否定。形而上学终究不是辩证法。这里不是罗陀斯,但是在跳的大有人在。
whm303 发表于 2009-9-4 11:05
在这里,楼主不仅“继承”了马克思,而且“发展”了马克思。可敬可贺!楼主欣然采纳马克思《1844手稿》中的论断。其实,楼主的继承还不“彻底”,马克思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形式”。楼主没有“继承”这句话,那是因为他还要发展马克思。马克思的这句话挡了楼主的“发展道路”。
楼主如何发展马克思的呢?紧接着楼主对共产主义进行了“否定”,在楼主那里共产主义只存在了一瞬间。既然对私有制的否定导致了公有制,那么对公有制的否定必然会导致私有制,于是人类社会踏上了楼主的“圆圈”,象地球那样开始了“自转”。为了让这个自转显得有“水平”,楼主竟然要把生产方式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
与社会的“圆圈舞”相适应,在个人那里,楼主也要发展马克思,他让个人之间开始了永无止境的相互剥夺。社会在转圈,个人在练拳,这就是楼主的“理想王国”。
在楼主那里,“否定”这个词还是有市场的,可以进行“否定”的东西很多,但“否定”有一个”克星“——人的自然本性。遇到自然本性,”否定“必然无功而返。所以楼主不仅需要“否定”,还需要“继承”,继承什么?继承“与之相适应的私有制”。人的自然本性及“与之相适应的私有制”是心中的“圣灵”,客厅的“圣像”,那是不容亵渎的。为此,楼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亲自打破了自己刚刚建立的“圆圈”,把它扣在“否定之否定”头上之后,说道:“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whm303 发表于 2009-9-4 12:00
“圆圈式的否定”是楼主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唯物主义无关。至此不再多嘴,当然也不能无视,倘若有一天,它真的成为了“普遍规律”,虽不能同享楼主的荣耀,也可以沐浴楼主的阳光啊。
关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我想说的是,资产阶级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给它地球,它还要月亮,给它月亮,它还要太阳。人类的发展不仅在于生产的发展,还要在于私欲的克制。已经有人坦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永远赶不上美国,因为要满足这个要求需要十几个地球。楼主若想满足自己的“自然本性”,宜及早作移民打算。
whm303 发表于 2009-9-4 14:44
“我的财产总是我的本质,而不是我的异化”
终于来到了经济学的领域,可以说点都能听懂的话。作者的这句话是句真理,我也表示热烈赞同。可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一处死角:我的本质可能是一碗肉,别人的本质可能是一勺汤;我的本质可能是一座楼,别人的本质可能是一草房。我的本质既没有异化,也很伟大,别人的本质虽没有异化,却很渺小!
“共产主义式的生产过剩”
尽可以给生产过剩加上共产主义的定语,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我们还没有进入共产主义,但我们并不缺少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这杆鞭子究竟在抽打谁?共产主义的陀螺还未开始旋转,资本主义的陀螺已开始踉跄。诚然,我也承认生产过剩这杆鞭子的强大力量。如果没有这根鞭子的强力抽打,“自然本性”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猥琐,自我宣称为人类的永恒天堂。此外,“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过剩对于共产主义而言是必需的社会‘控制’”确实表现了作者深刻的“睿智”!
(注:正准备写完,偶然发现楼主的“作品”是一个老帖,后面还很长,原题“共 产 主 义 悖 论”,到处都是。我也懒得费心往下评了。一来楼主未表明转贴,有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二来楼主对我的言辞大可不必介意,我是针对作者的观点,与楼主无关。就此结束。要么楼主就是那个被封的XXX?)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