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简俊东  深圳报道  2009-9-5 3:26:42
进入九月,A股已经是连续4连阳,但是这还不足以弥补黑色八月给A股市场带来的创伤。
整个八月,上证指数下跌了21.81%,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在八月这股下跌狂潮中,大家才发现,原来基金大部分都在“裸泳”——好卖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八月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为19.42%,如果以基金二季度末86%的股票平均仓位估算,其跌幅基本等同于大盘。
甚至有些基金的净值跌幅远远超越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达到了26%以上,这说明在本轮市场调整中股票型基金并未在高位进行明显的减仓,而且在行业及个股配置上也没有明显超越指数的优势。
此外,八月份配置型基金也未能较好地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平均跌幅也达到16.23%。
谁是基金净值杀手
八月的下跌中,基金一直坚持重仓持股,因此“硬扛”成为基金的主要策略。
联合证券的监测数据显示,直到黑色八月已经接近尾声的8月27日,开放式基金仍然是坚持重仓持股,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开放式混合型平均仓位分别为88.63%和76.29%,而开放式指数型平均仓位则为94.55%。
这一数据跟大跌前的监测数据没有太大差别,同样来自联合证券的检测数据显示,根据投资类型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在7月30日,开放式股票型、开放式混合型平均仓位分别为88.30%和75.59%。开放式指数型基金平均仓位为94.52%。
事后看来,在黑色八月里,如果能够迅速减仓,的确可以减少不少损失,但是事实上成功撤退的并不多,截至8月27日,股票仓位在70%以下的基金公司仅有四家,分别是东方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兴业全球基金和银河基金公司。上述四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均不大,而且有些基金公司在大跌前其仓位本来就已经比较低。
在大跌中,越跌越买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天弘基金公司的仓位在7月30日时测算只有85.02%,但是到了8月27日,整体仓位已经升至92.65%,信达澳银基金公司的仓位在7月30日仅为85.42%,但是到了8月27日,其仓位已经涨至90.3%。
黑色八月的风暴似乎是专为考验基金而掀起的,重仓下跌的品种几乎都是基金的超配品种,根据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整个八月黑色金属业下跌31.14%、
金融服务业下跌28.18%、采掘业下跌27.69%。
不幸的是,这三大板块都是基金中报时重仓持有的板块。
万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有的金属非金属行业股票市值达到了1275亿元,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的5.17%;持有的金融保险业股票市值达到4707亿元,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的19.09%;持有的采掘业股票市值达到1533亿元,占到了基金资产净值的6.22%,三个板块合共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30.48%。
这三大板块的股票本来就是“公众情人”,超配这些行业的基金不胜枚举。
按照股票市场标准行业配置比例,金属非金属行业的配置比例应该为8.74%,但是有76只基金配置在金属非金属行业的股票市值占比超过这一数字,像东吴行业轮动基金、泰达荷银周期这样的基金,二季度末持有金融板块股票市值分别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29.02%和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