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深度分析
在第一阶段,我们对参与者的思考力分析主要是一般化性质的诊断。所谓思考力的一般化分析,主要是分析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这种分析具有宏观性、普遍性特征。要想对一个人的思考力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还需要进行个性化分析。所谓思考力的个性化分析,主要是分析一个人由于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追求而表现出来的思维个性,这种分析具有针对性、具体性。比如,一个搞科研的需要很高的科学思维水平和思维深度,但是不一定需要很高的价值思维水平和思想高度;一个公关型人员需要思维广度却不一定需要有很深刻的科学思维;作为领导者,更需要有价值思维水平和思想高度。我们把这种针对不同知识结构和创造力需要表现在思考力上的个性差异称作思考力权重。每一个人由于不同的知识结构,表现在思考力上有不同的特征,不能把这种个性差异作为谁比谁更具有思考力的依据,只有把思考力列项的总数相加之后,才能从抽象的意义上得出思考力总数,从而在总数上进行思考力比较。所以,对思考力的分析不能采用唯一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模板,而要考虑到不同的专业和知识结构。在第一阶段的一般化分析中我们设计的三个问题虽然没有严格的专业要求,但还是比较偏重于企业管理,而对于不熟悉企业管理的人,这种一般化分析很难做到针对性和准确性,也无法体现思考力权重的原则。
近来,我收到很多电子邮件,绝大部分的网友对思考力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在此之前《風雲人物》杂志也对文化诊断学给予了重点报道,同时要求学习文化诊断学的分析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的网友也越来越多,对于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以至于我不得不认真考虑很多网友异口同声提到的一个问题:第一阶段思考力分析中的三个问题过于偏重于企业管理,对于不熟悉企业的人来说很难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特征。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思考力的分析测评,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此我重新设计了三个更为大众化的问题。这三个题目不属于专业性问题,而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平常,内涵却很深厚,然而恰恰是最平常的问题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在此建议您不妨试着回答,我将根据您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答复情况分析您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方式,并有针对性的为您提出拓展思维深度、改善思维方式的具体建议。请将您的回答发到文化诊断学邮箱:
c13970290650@163.com 或:
1031601268@qq.com 收到您的答题后,我将免费为您撰写思考力分析报告,并回复到您的邮箱。请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诚信?
2.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到诚信?
3.人们总希望把事情做得很尽善尽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么您认为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最熟悉的,可能也是最陌生的——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思想,以至于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那么,你的思考力体系完整吗?您的思维方式完善吗?欢迎更多的人参与思考力讨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我们的思考力工程。
一次谈话或者一篇文章,无论您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如何,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力水平。思考力不但制约着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制约着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从而归根究底的决定了一个人的创造力。现在我们谈竞争,竞争最深层次的力量是思考力的竞争。比如经济竞争,如果思考力和文化力输给了对方,那么经济即使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那也不过是人和牛的关系,就象牛被人牵着鼻子一样。因此,中国的希望不仅仅在于经济的发展,而且取决于中国人的思考力水平和创造力的提升。
没有思考力就没有文化力,从而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和创造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思考是行动的先导,其中思考力最为关键。思考力水平是由思维速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深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完善性则是由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相互作用决定的。关于思维深度,我们建立了存在根模式理论帮助人们拓展思维深度;关于思想高度,我们建立了合理性法则和实践逻辑机制帮助人们提升思想高度;关于思维广度,我们建立了时空制衡理论帮助人们延伸思维广度;关于思维速度,我们总结出 “十字口诀”帮助人们增加思维速度,关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我们建立了智慧曲线模型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方式,所有的这些内容,都被我们纳入了思考力训练的系列工程。
日益激烈的竞争表明,仅仅依靠一纸文凭难以应对竞争中“真刀实枪”的挑战,现实迫使我们需要提高思考力水平以获得一种精神优势,并需要将这种精神优势转化为物质优势,以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如今多元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碰撞已经把我们推向一个充满文化竞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有新思维和新文化,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环境也对新一代的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高度和新的挑战。新一代中国人将肩负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眼光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一个更加风云变幻的时代。因此,对于中国的新一代,建立思考力体系和完善思维方式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他们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从我们收到的1563封答题来看,建立思考力体系和完善思维方式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似乎也应该成为中国政府不得不加以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