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 发表于 2009-9-12 02:23 
为什么美国的服务态度这么好?
今天写的题目可以做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了。
我来哈佛十天了,无论是和超市、邮局、银行、饭店还是校务部门打交道,无论事情顺利还是不顺利,这里的员工服务态度都很友好。我对人比较苛刻,对于是他们搞错的事情,要在国内早就开骂了,在这里也不免讽刺对方几句,但是对方从来都是很诚恳地道歉,一些办事人员甚至在邮件中多次使用apologize这样程度比较深刻的道歉用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我去哈佛广场旁边的美利坚银行(Bank of America)开户。一个工作人员登记后,很快将我带给一位东欧MM。东欧美眉热情将我带到一个封闭的工作台,详细地向我解释了支票账户、储蓄账户以及紧急借记卡的功能,还演示了网上美利坚银行的操作步骤,最后帮我在里面的ATM上完成了存入80美元并分摊到三个账户的过程。她还鼓励我介绍新客户给她,说每个奖励10美元。同时,作为新客户,她送给我一个小扩音器作为礼物。她特别告诉我,由于我办理的是哈佛学生卡,支票账户在五年之内没有服务费,今天的开户也不收钱。东欧美眉英语说得很快,而且有口音,但每一个问题都必定解释清楚为止。将近一个小时的服务,让我强烈感受到美国银行在服务方面的个性化、保密性、周到性和有效性。之后,由于我不小心弄丢了网上银行的passcode,就利用美利坚银行的网上服务小窗口和值班人员讨论怎么办。在先后和网上值班人员交涉近两个小时无果后,我差点放弃,甚至说他们服务虽然好但是效果不咋样。第三次和另一个值班人员讨论应该怎么解冻我的网络用户名并重设passcode,终于成功了。失败的值班人员向我道歉没有搞定,成功的值班人员说自己不敢贪功。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真正为客户服务的精神!以前在国内,银行业的“经济学家”说什么美国歧视中小储户,完全是胡说八道。人家是因为劳动力昂贵,所以在开户之后的业务通常鼓励个人在网上和ATM上完成。垄断的东西没有好东西,包括合法垄断暴力的政府,这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为垄断机构辩护的“经济学家”,根本没有资格称为经济学家。
要是在国内,服务部门那是真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同样是服务业,为什么服务态度差别这么大?按道理,美国人少,因此人力成本高昂,服务业应该有垄断租金在内,或者说服务人员应该地位很高、态度很倨傲才对。而中国服务人员太多,应该相互竞争,纷纷提供更好的服务态度才对啊。为什么事实上相反呢?是素质问题吗?中国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培养很多高素质的服务员啊,但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服务也不怎么样。是文化差异吗?那为什么强调个人自由和尊严的美国人经常愿意“低声下气”地提供服务呢?我自己的答案不是这些。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大家讨论吧。
我个人感觉还是文化的差异,正是因为重视个人自由、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才会从内心看重自己,看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看重自己的工作。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出将入相”、达官贵人甚至是总统同样重要时,他就会全力地去热情工作,而不管这是服务工作还是领导工作。
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官本位的文化下,就连聂老师这么自由、民主、有机会沐浴各种优秀文化的人都在说“穷则教书育人,达则出将入相”,都毫无知觉地受到了所身处的文化的影响,就更不要说其他广大“染缸”中的普通成员了。
这几天在看林毅夫老师的中国经济学专题讲座,他讲到西方国家正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发生了科学革命,才能发生工业革命。启发了我,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在政治体制之前也发生了文化领域的大革命——文艺复兴运动,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建立的政治体制又进一步巩固了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