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387 0
2009-09-08


             


      
         ●沃伦•巴菲特:无与伦比的真正的投资家
      
         无与伦比的真正的投资家。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巴菲特被称为“股神”,排名第一。
      
      
      
         ●关于沃伦•巴菲特的几点个人理解
      
         1、如何复制巴菲特
      
         巴菲特之所以有今天伟大的成就,得益于他宽广的投资视野。他的宽广视野又直接受益于广泛的阅读。巴菲特16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了100余本商业书籍。在他生命中的一段时期,他每天阅读多达5本书。巴菲特每天要做的三件事:阅读、研究、思考。巴菲特通过阅读向每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学习。现在国内流行一句“复制巴菲特”的话,我觉得要复制首先就要复制巴菲特广泛阅读的习惯,例如首先考虑做到阅读100本投资书籍,先赶上巴菲特16岁时的水平。
      
      
      
         2、规避“负复利”增长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目标
      
         巴菲特1957年-2007年共51年的业绩中,只有一年是负增长,其他50年全是正增长。巴菲特的这一业绩充分说明了复利的魅力,也充分说明规避负复利增长的重大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规避可能的“负复利”增长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下跌三分之一需要上涨50%才能复原,下跌50%则需要上涨100%才能复原。
      
         巴菲特规避“负复利”增长的事情,在全世界是做得最好的。研究一下巴菲特1957-2007年共51年的投资业绩,可以看出,仅有2001年的收益率为-6.2%,为负增长,其他所有年份的收益都为正的增长。
      
         规避“负复利”增长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目标。巴菲特1966年7月12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当大多数人赚钱时,我们也赚,而且赚的程度差不多;当大多数人输钱时,我们也输,但是输得少一些。”巴菲特1960年2月20日给合伙人的信中指出,“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
      
      
      
         3、巴菲特的投资业绩并不完全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后的业绩
      
         巴菲特1957-2007年共51年的漂亮投资业绩,并不是真正的股票投资业绩,并不完全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后的业绩。
      
      
      
         4、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安全边际”,价值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持有
      
         个人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的精髓在于“安全边际”,价值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持有。
      
      
      
         ●沃伦•巴菲特的相关著作
      
         沃伦•巴菲特的相关著作特别特别多,此处只列出几本。
      
         1、"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by Roger Lowenstein (1996),中译本名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2、《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作者:沃伦.巴菲特、劳伦斯 A.坎宁安(Warren Buffett,Lawrence A. Cunningham)。
      
         3、"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 by Alice Schroeder (2008)。
      
       (本文完成于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