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在最新发布的建国60周年系列报告中指出,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770美元,中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60年前,浴火重生的中国百废待兴,艰难地迈出经济建设的第一步。60年后,日益强大的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勇敢地抢占着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审视60年的国家历程,我们也许看得并不太清楚,但它深刻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曾经吃饱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但人们根本说不清什么时候不再担心吃不饱,吃什么去哪里吃反而因为选项太多成为了一个问题。养儿防老正在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建立……
然而,限于诸多因素,我们毕竟仍是一个“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但是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这些因素并不妨碍我们去憧憬中国下一个60年,同时憧憬我们自己更美好的生活。
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元;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按可比的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2008年较之1949年,数字增长了108倍之多。
中国经济也已于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现在又盛传中国将在今明两年内超越日本跃居第二,这一观点并获得了日本官方的肯定回应。一旦中国经济超越日本,将是对东亚出现两强并创立新格局的确认,中国经济在亚洲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尽管中国有机会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生活水平,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等在内,真的能在世界排行老二么?以2008年来说,日本的每人平均GDP为4.24万美元,而中国仅为3260美元,两者相差13倍
中国黄金储备“一夜”破千吨
本世纪以来,中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仅2001年和2003年调整过两次,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巨额外储危机重重,增持黄金等战略资产的呼声再起。6年未动的中国黄金储备一朝获增75.7%,从600吨飙升至1054吨。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下,中国的这一战略举措对全球金融格局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富豪总数世界第四
第13份年度《世界财富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最富裕群体人数和财富总额均大幅减少。“高净值个人”人数分布排行榜上,美日德依然依次占据三甲位置,而中国内地超过英国,首次名列第四。“净值”指不包括住宅、车辆、收藏品等非流动资产的可供投资资产。据称,名下“净值”至少100万美元者为“高净值个人”。中国大陆“高净值个人”36.4万人,拥有资产41.3万亿美元
中国贫富差距已越过警戒线
《瞭望》新闻周刊署名文章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
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统计显示,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这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中国农民后继无人
“穷农村,富城市”,这是中国的现实。由于耕地不断减少,需要的农村劳动力也在不断减少,中国目前有9亿农民,而耕地上需要的劳动力只1亿。同时,务农所得的收入有限,致使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二代不愿意种田,中国农民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