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大学生沦落到与农民工同价,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是中国本身文化的释然. 中国文化中长期的不喜好创新和改变的特性,以及利益短视的问题共同造成的.
能让大学生的知识发挥作用的企业过少,大量企业甚至包括大量的政府机构和专家们醉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批判产业升级导致大量失业,必然将打压大学生, 出现现在的现象,可以说是就业市场的自然调节的结果.
中国短时期内需要大量劳动密集企业来保证农村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没有错,但是过度批判产业升级,不支持新技术型企业的拓展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以其所拥有多少知识来做价的,而是以他的知识和能力在就业市场中的可替代性的大小决定的.当相对应的岗位不足,僧多粥少时,每个大学生的可替代性大幅度提高,其在就业市场可表现出的价值必然降低,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