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05 9
2009-09-10
随着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多和青年农民工数量减少,我们还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有趋同的趋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分析认为,这种趋势一方面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青年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加剧——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发现都是“千元档”,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0 10:31:24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尤其欠缺社会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学校里的理论如何运用到社会上需要时间的考验,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个人看法反对“抢饭碗”这一说法,能者上任,各有各的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10:59:30
恩恩,比较同意楼上说法,能者居之。。。现在社会太真实,靠能力、本事说话才是硬道理,一纸文凭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是好是坏。其实楼主的文章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现在大学毕业生某些方面的欠缺,需要社会认同我们的价值,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11:26:43
在工作岗位对技能无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上述情况很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11:27:20
关键还是高端就业岗位太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12:53:13
在我看来,大学生沦落到与农民工同价,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是中国本身文化的释然. 中国文化中长期的不喜好创新和改变的特性,以及利益短视的问题共同造成的.

能让大学生的知识发挥作用的企业过少,大量企业甚至包括大量的政府机构和专家们醉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批判产业升级导致大量失业,必然将打压大学生, 出现现在的现象,可以说是就业市场的自然调节的结果.

中国短时期内需要大量劳动密集企业来保证农村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没有错,但是过度批判产业升级,不支持新技术型企业的拓展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以其所拥有多少知识来做价的,而是以他的知识和能力在就业市场中的可替代性的大小决定的.当相对应的岗位不足,僧多粥少时,每个大学生的可替代性大幅度提高,其在就业市场可表现出的价值必然降低,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