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q5910 发表于 2009-9-10 11:25 
担任专职辅导员的潘老师告诉记者,她带的班在入学后第一个教师节以全班同学的名义送了一个茶杯,让她颇感温暖;但后几年,这样的“集体行动”再没有过。
大学老师们当然知道中小学里此时的热闹,因为自己也是家长;他们了解热闹背后的不少内情,也多少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教师节为什么会在大学遇冷?有位大学老师的分析很有锋芒:大学跟中小学不一样!中小学生年纪小,学习、生活或多或少都需要老师关照,何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盯学业”紧不紧,直接关系到分数。再说,为了与考学相关的“竞争”,学生和家长总有些事要求老师帮忙,就是说老师“有权”。大学就不一样了,师生关系相对松散;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行事主张,而且大都还“未染世俗”,还想不到要拉关系。至于是否向老师道声节日祝福,那要问他们自己的想法。
其实不难发现,如今中小学生在节日向老师送问候、送礼物,许多也并非孩子的“自觉行动”,而是家长在背后推动。教师节恰逢新学期开始,家长们对老师有着“实际”的期待。
)
这话有点牵强了,我从小学的老师到高中的老师我现在还认识,大学的我基本上都忘了,什么原因?
难道仅仅是为了拍老师马屁? 我从来没拍过
完全是大学老师自己的问题,我大学期间班主任见面次数不多于10次,总时间不操作24小时,说话次数小于20次,你说我怀恋大学的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