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80 0
2009-09-11
中国财政部9月8日表示,中央政府将于9月28日在香港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发行6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国债。此举被诸多媒体解读为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从发行人民币债券到货币互换再到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这个推进路径显得有些混乱甚至本末倒置。一般说来,一国货币若想国际化,就首先要有强的产品竞争力使其货币成为贸易结算工具。人民币只有走完了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和货币输出这两步,才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

  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遇冷就可以看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的偏差。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2日,上海的92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企业仅完成9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订单,总额仅为200多万元。

  因此,严格地说,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并不具备相当的竞争力。目前中国低层次的贸易顺差结构还很难让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形成强烈依赖。

  另外,现阶段人民币不管是以贸易结算为目标还是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都需要汇率机制的稳定为前提。在人民币还未形成稳定的汇率机制下,其他国家和企业可能难以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或储备货币。

  【据《华尔街日报》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