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51 8
2017-04-03
999.png
我实在没想明白,这个题里的 消费者 和  理发店的 次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比如哪ellen 8美元,为什么次数不是4次那个位置,而在1次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4-3 20:01:42
有4个顾客,为了进行理发,分别持币:8元,7元,5元,2元,

有4个理发师,每人次理发成本分别为:6元,4元,3元,2元。


1,假设每个理发师,每个顾客,顶多只能理发1人次,且上述8人是同时见面,进行交易,同时进行理发,且服务质量一致,

那么,理发师们应该定价为5元1次,

进而,持币分别为8元、7元、5元的顾客成交,理发成本分别4元、3元、2元的理发师成交,双方按照5元的均价进行了理发,

此时,顾客一方会剩余3元、2元、0元、2元,计7元。






2,假设每个理发师,每个顾客,可以理发多人次,且上述8人同时见面,进行交易,可以渐次理发,且服务质量一致,

那么,理发成本2元的人,应定价3元1次,

进而,这个理发师会竞争获胜,独自给3个顾客理发,分别理发2人次、2人次、1人次,收入15元,纯利5元。

此时,顾客一方会剩余2元、1元、2元、2元,计7元。


也就是说,理发成本分别为6元、4元、3元的理发师,会失业,会停工。






以上思路和答案,和西经有所不同。

更多请见:供求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3 20:05:14
这里有买方内部竞争,有卖方内部竞争,有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


我算的答案是,最多可理发5人次,顾客一方最多可剩余7美元,而理发师一方最多可收入15美元。


见前一个跟帖(待审核,还没有放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4 15:41:23
1993110 发表于 2017-4-3 20:01
有4个顾客,为了进行理发,分别持币:8元,7元,5元,2元,

有4个理发师,每人次理发成本分别为:6元,4 ...
以上仅仅提供了2个答案,或2个方案,
那么,如何比较这2个方案的优劣,对卖方来说的优劣,对买方来说的优劣,对买卖双方来说的优劣,这是进一步的问题了。


如果对主贴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做进一步的辨析,会因为假设的不同,前提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有更多的答案。
这里就省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4 15:43:23
主贴的上述的内容,上述的课题,即便由数学系的学生,来做纯数学的处理,纯数学的解答,好像也是完全可以的,应该是完全可以的。
例如说,比方说,或许说,仅仅用动态规划等等来解答,那就可以了。

换言之,纯数学的解答,可能不同于西经的解答。


我怀疑,西经的教科书等等内容,部分的内容当中,就连纯数学,都没有使用好。
可能没有使用好。
由于西经的观点立场的局限,使得数学服从了西经,
从而可能导致了,连纯数学都没有使用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4 15:44:30
1993110 发表于 2017-4-3 20:05
这里有买方内部竞争,有卖方内部竞争,有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


我算的答案是,最多可理发5人次,顾客一方最多可剩余7美元,而理发师一方最多可收入15美元。
我的答案如上。

--------而上述答案,应该能够符合数学系学生的纯数学的答案。



反而,按主贴当中所说的,西经当中有人说的答案好像是:顾客一方可剩余11美元,亦即理发师一方可收入11美元。

----------这种答案是怎么来的?真的符合数学系学生的纯数学的答案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