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79 0
2009-09-11
2009年09月11日11:14  新华网

  肉蛋价格目前的上涨似乎不是2007年通胀的“重演”,但是流动性过剩却不可不忧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猪肉价格又涨了。”已经退休的李女士略
带抱怨地说这句话的时候,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8日,全国36个大
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评价零售价格比前一日略有上扬。

  而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显示,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0周回升,累计
涨幅达23.1%,鸡蛋价格也连续5周上涨,累计涨幅6.2%。

  回想2007年

  李女士告诉记者,猪肉的这个涨势,让她想起2007年。“那会猪肉涨得太厉害了。
从前我花几十块钱买排骨,可以吃几顿,07年的时候,一样的钱只能买那么一小点,只
够吃一顿的。”李女士说。

  2007年5月,国内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3.1%,攀上了历史最高位。随后,CPI(消费者
物价指数)涨幅步入了高位运行期,通胀压力逼近。李女士很担心,2007年物价高涨的情
况会再重现。李女士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目前市场上除了肉蛋价格一路上扬外,白菜
、土豆、姜、蒜的价格也出现了相应的上涨。

  通胀在愈行愈近吗?

  “猪肉和鸡蛋价格连续上涨,只能说有通胀的预期,不要过于夸大。”北京工商大
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由于肉蛋在CPI中占比较大,达30
%左右,肉蛋价格一旦上涨,很容易就引发通胀预期。

  但洪涛认为,猪肉价格从去年年底开始下跌,已经跌倒了盈亏平衡点。此轮上涨更
多地出于价格回归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包明华也持同样观点,认为肉
蛋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前期跌破了合理限度。

  没有通胀背景

  “我们现在不具备通胀的背景。”包明华告诉记者,很多人担忧通胀会来,是因为
中国在应对通胀的过程中,流动性投放过多。

  今年上半年,银行放贷达到7.5万亿人民币,包明华介绍,这相当于前两年的信贷总
和。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实体经济却只出现了好转的苗头,而非明显好转。这不得不让
人怀疑过多的流动性是进入了股市等虚拟经济中。

  不过即便如此,包明华认为,通胀也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经济没有明显好转,消
费者就不敢消费,CPI涨幅不会太大。”

  而洪涛也提请记者注意,肉蛋价格上涨的大背景是全球粮食价格正在下降,中国的
粮食又连续几年丰收,这样的形势下,饲料价格即使上涨,也比较有限。而饲料通常是
肉蛋价格上涨的主因之一。

  包明华介绍,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时,正逢原油价格高涨,粮食被用作制造替代
原油的生物能源的原料,导致粮价高企。现在,油价没那么高。“也就是说,通胀的国
内国际背景都不具备。”包明华说。

  具备通胀条件

  不过,包明华提醒,中国是具备通胀的条件的,即流动性过多。

  实际上,央行已经在通过加大票据投放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包明华指出,这只是
回收的方式之一。能否出现通胀,还要看其他方式消化流动性是否有效。

  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消化过多的流动性还有三个渠道,一是短期内,中国经
济有没有明显好转,或者是国际经济有没有好转,带动中国出口,二者都可以使一部分
过剩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第二个渠道则是消费。包明华认为,消费者消费食品的数量变化不大,不会因为经
济好转,就消费更多的食品。真正能够消化过剩流动性的是住房、汽车这些大宗消费。
现在看来,汽车消费一片红火,住房消费却在下降。

  资本市场也是一个消化过剩流动性的渠道,但前提是企业IPO增加,创业板也顺利推
出。实际上,也就是增加资本市场的供给。

  不过,目前看来,这三个渠道能否有效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还有待观察。通胀隐忧
仍在。(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