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72 4
2017-04-07

世界经济是自买自卖,这是被忽略的经济现象。

这一原理概念有助于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这里讲一下“去杠杆”。

三去一降一补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分别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2016年,去产能和去库存是有成效的,但去杠杆做的不好。ZF发言人也坦承去杠杆效果不明显。这个不明显究竟到什么程度,却语蔫不详。

杠杆其实是去不掉的,不仅去不掉,而且肯定要增加。这并不需要统计学的数字或历史的经验证明,而是数学逻辑上的不可为。

简单来说,2016年库存积压严重,说明购买力不足。如果要消除库存,一种是降价或销毁,一种是借债扩大购买力。前者容易做,后者却是加杠杆。而国家要降杠杆,这就产生了矛盾。假若硬性控制银行放贷以及社会融资的杠杆,则债务不增加,购买力保持原有水平,最终结果是2016年的库存不可能全部消化,也就是企业总体上必定亏损。因此,GDP虽然是增长的,但大量企业亏损。那么,到了2017年,经济增长要求6.5%,相应,投资肯定要增加6.5%。既然去年没有实现利润,那么今年哪来的钱扩大投资?不得已,只好再鼓励银行扩张。也就是企业去借贷,从而增加了杠杆。

还有一种去库存且去杠杆的方法,那就是贸易顺差。库存被外国人买走了,企业实现了利润,偿还欠款,这样可以去杠杆。然而,中国虽然贸易顺差很大,但是又有庞大的储蓄会对冲顺差。储蓄使购买力减小,贸易顺差可以补充购买力的不足。因此,巨大的储蓄就需要同样巨大的顺差来弥补。所以说,巨额储蓄对冲了顺差。

因此,经济增长,只要顺差不足,杠杆则必然增加,否则,投资不能增长,从而经济就衰退。

这样的推理结果在常人看来简单易懂,但对于经济学家或数学家,则未必相信。因为社会经济单位众多,交易纷繁复杂,如果货币量充足,或说在补充增加流动性的情况下,能否将杠杆去掉或降低呢?

答案是去不掉,且只能增加。

若明了封闭环境经济整体只相当于一个人在自买自卖,而买卖差不可避免,则一切就好理解了。因为只有1个个体,因此,流动性充足与否与纠正买卖差无关,以至于经济要发展,则债务(应是“无理债务”,用以匹配买卖差,见相应博文“无理债务”)就要增加,也就是杠杆要增加。

以上说了在数学原理上,杠杆是必定要增加的。但是杠杆对于经济来说是应该去除或减小到合理程度,这是各国的初衷。当前的去杠杆方法不对,所以去不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人为造成一定量的 “币损”(就是币利为负的情况)以替代杠杆,然后才能去掉。
参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5458742-1-1.html的附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4-7 13:45: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7 13:46:07
杠杆是关于债务,债务是关于过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7 22:13:16
补充:
债转股其实并非去掉了杠杆,而是数字假象。比如,钢材卖不掉,钢铁厂欠了银行钱就不能还。现在把欠账作为股份给银行,叫做债转股。看上去杠杆确实减少了,但是钢材还是卖不掉。因为债转股前后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如果说银行持股就可以卖掉钢材了,那是因为银行销售能力好还是指挥能力好?若真能卖掉,那就不必债转股,把银行领导调到钢铁厂不就行了吗?又何必债转股呢?
债转股,银行就会亏损,2017年要经济增长6.5%,则要求银行也应该投资支出增加6.5%。去年既然亏损,今年哪里来的钱,不得已,银行就要向央行借债转股的那笔钱,结果,杠杆只是转移而没有去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7 23:22: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