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7 1
2009-09-12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与漫延之际,我国政府迅速调整紧缩财政,防止通胀的思路,及时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路,及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举措。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加上各地政府的增加投资,预计有18到20万亿元资金投入这场应对金融危机战斗。
一年来的表现显示,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向好,下滑速度有所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7.1%,成为全球的一大亮点。
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与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有所偏差,存在着重“保增长、扩内需”,轻“调结构”的倾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些落后的存量产能没有被淘汰,又大规模地增加了不少新的产能。大量的钞票堆积了当前的繁荣,但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显性危机和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性危机仍然比较严重。以钢铁为例,目前的产能达到6.6亿吨,市场需求为4.7亿吨,还有5800万吨建设。在我国出口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我国钢铁市场将是怎样的生态环境不难想象。除钢铁产业之外,产能过剩突出的还有水泥、化肥、玻璃、造船、电解铝、风电、多晶硅等产业。
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拆除这些过剩的装置将要造成巨大的浪费,不拆除这些装置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遇到了两难和多难选择。
治理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已经上升到保增长同样重要的地位。该到了刻不容缓、重拳出击的时候了。对于如何确保这一轮调整结构取得实效,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供地用地、严格金融政策、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等措施。这些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好措施,但这些措施只能治标,难以治本。我们要认真分析产能过剩难以治理,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造成产能过剩的主因是什么?我认为其主因是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是GDP崇拜。不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破除GDP崇拜,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到位。
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地方官员树立全局观念,持续发展观念、令行禁止观念,产业结构调整才有思想基础和良好环境。
只有破除GDP崇拜,不再把GDP作为官员考核的主要指标,加大科学发展、节能环保、持续发展、全局利益、幸福指数考核指标,才能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到位。
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供地用、严格金融政策、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等措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在一个严查酒后驾车的交警需要上岗之前关闭手机,防止说情风的国度,说情之风渗透到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在内的各位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审批重复建设项目、取得环评报告、获得重复建设用地和贷款,每一个环节都会遭遇说情风的挑战,有的还会来自较高的层次。我们暂且不论利益的诱惑,就是说情之风,具体管理部门和经办人员也难以抵挡。
治理产能过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答的一道难题,要答好这道难题必须标本兼治、尤其要釜底抽薪,破除GDP崇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9-12 13:35:46
这说的好听,做起来可很难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