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7-7-15 14:52:00

诸位在讨论纸币出现的时候是否可以把国家的因素先忽略,纯从区域市场交易来讨论。比如区域性纸币出现的原因讨论清楚再来加入国家因素讨论纸币的大范围流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16:34:00
补充一点: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17:47: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7-7-15 13:40:00的发言:

至于26楼的那位兄弟,他只不过是在机械的背诵着从书本里看到的东西,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说些什么;

在现代国家,汇票或者债券可以有任何一个民间机构来发行,但是纸币则必须由国家来统一发行;对于中国古代的情况而言,国家独自享有纸币的发行权——并不是导致通货不平衡以及金融紊乱的原因,应该说,古代封建专制的国家政府,在不存在权力制衡的机制下,在不受任何法律的监督和制约情况下,它的信用也根本无法保证,这就合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一样;

我没有记错. 但是中国根本没有相关的货币供应理论可以供给参考,应用,该发行多少.

简单的说,他们根本不清楚货币供应过多,过少会造成什么结果. 也根本没有整体规划. 要是当时政府知道这样的货币滥用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他们会这样做吗? 似乎不会.

国家肯定是需要拥有货币发行的权利,但是在缺乏相关的理论是执行配套的情况下. 自然会造成相当的恶果. 在缺乏这样的理论体系基础下,不管有没有人监管,制度是怎么样完善.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保证.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纸币要到清末才出现.

分析这些东西的时候,要考虑实际条件,别什么都把自己的那套理论套下去,好不.

你说什么监管,什么法律约束,放到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毫无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4 23:29: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4 21:29:0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5 07:38:00
以下是引用张三李四在2005-11-11 17:54:00的发言:

在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下,纸币会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流交易媒介?推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世界上第一张纸币诞生在中国的宋代?为什么中国的纸币制度没有能够延续下去,成为推动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源泉?

请各位踊跃发言。较高质量跟帖有重奖。

1、在统治者认识到依靠国家强制力和国家信用,纸币完全可以替代金属货币原来所起的作用,并且纸币又有很多金属货币不能起的作用,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行,并且事实证明纸币确实可以比金属货币做得更好时就成为了主流交易媒介。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动力有:

A:用数字标量,携带方便等特点,不存在“短斤少两”的问题,所以交易方便,效率高,交易成本低。

B:纸币发行数量不受资源限制(用金属做货币,存存金银不足的情况),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需要量发行,不象用金银那样当交易量变动大时无法快速调节。

C:当需求不足时,通过多发行纸币可以创造需求。

D:当财政入不敷出,通过发行纸币,可以很方便很隐蔽的掠夺百姓的财富,解决政府的燃眉之急,所以政府会很卖力的推行纸币。

3、宋代政治开明,思想自由,才人(非军事才人)当权,经济比较自由,买卖比较自由,相比其他朝代,不大贬低商人的地位(重农轻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共识),交易活跃了,实践是发明的源泉呢。

4、中国的纸币制度没有延续下去,可能与统治者的认识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5 18:49: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5 22:04:00

由于纸币容易伪造,在仿伪技术低下,并且没有国家法律对仿造者处以最严厉的惩罚时,纸币的正常流通很难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5 22:19:00

土地的私有和自由买卖虽然有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大量增加财富的创造,但同时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在天灾人祸的非常时期,这些饥饿的流民可能演变成起义者,危及国家政权的稳定,所以历史相当多的朝代都规定土地不得自由买卖。

我想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08:58:56
princemlk 发表于 2007-7-15 13:27这位兄弟说得似是而非,他根本没有搞清楚“纸币”的诞生过程以及“纸币”和“金属货币”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而且所谓的“信用”——也根本不是持有者之间的“信用”,而是发行一方(金融机构)和持有一方(汇票、债券或者纸币持有人)之间的“信用”;纸币属于一种“信用货币”,但是发行纸币的目的,也根本不是这位兄弟所说的那样简单;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发行纸币基本上是为了同一一个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以便政府能够有效的实施对经济的干预;
我前面所说的,如何是在说明“纸币是持有者之间的‘信用’”?不知上面这位兄弟何以做出如此判断?

另外,“金属货币”并不是“足值货币”的天然的代名词(纸币金属货币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还请这位老兄再明示一些)。信用本位下,仍可能采用金属作币材。

***********

如果谈“现代国家”的信用本位货币(纸币仅仅是其中一种很有限的形式),显然不是在谈“纸币为什么会出现”。

“现代国家”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至少不主要是基于“纸币”(现金的一种)的——信用货币的“币材”,可以有多种。货币政策也不主要限于直接以存量为目标的调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09:00:06
lastweed 发表于 2007-7-15 14:52 诸位在讨论纸币出现的时候是否可以把国家的因素先忽略,纯从区域市场交易来讨论。比如区域性纸币出现的原因讨论清楚再来加入国家因素讨论纸币的大范围流转?
个人以为,上面的说法对于讨论本题很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09:03:22
princemlk 发表于 2007-7-15 13:40 在现代国家,汇票或者债券可以有任何一个民间机构来发行,但是纸币则必须由国家来统一发行;对于中国古代的情况而言,国家独自享有纸币的发行权——并不是导致通货不平衡以及金融紊乱的原因,应该说,古代封建专制的国家政府,在不存在权力制衡的机制下,在不受任何法律的监督和制约情况下,它的信用也根本无法保证,这就合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一样
在谈“纸币”如何诞生时,这位兄弟可否先把自己的“纸币”定义一下?

另外,“对于中国古代情况而言”(国家垄断纸币发行权不是通货不平衡与金融紊乱的原因),这位兄弟可否举出一些史料根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19:18:12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状态和作用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信用表示。货币值的大小代表着商品价值的多少。货币持有者可用货币数值直接反映其所拥有的资产、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在市场经济中,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强化,人们的工作越来越专一,越来越专业。而专一、专业化的工作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形成了反差。以物易物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既不现实,又不可能。通过货币的信用代表,人们通过商品销售,持有货币,即代表着货币对商品价值的债权,是商品、资产的权力表示。由于货币的携带、拆解、量化、信用等等特点、功能,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商品交换的媒介。持有货币就拥有商品价值债权。所以,市场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持有量是与社会商品总量和货币流通所需媒介量相对应的。货币价值=货币量/商品量,商品量不变,货币量增加,货币价值下降;反之,货币量减少,货币价值上升。货币量与商品量同比例增加,货币价值不变。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随着金银量的增加,金、银贬值。金、银既具有货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除货币功能外,如社会对金、银的商品需求增强,金、银升值。所以说金、银不适合作货币。作为货币,一是具有信用,媒介的主要功能,还有一个要素,即为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配套投入市场,有可增量的功能。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状态就是与社会商品总量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既能代表商品价值,又能保障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媒介所需。由于货币总价值、货币量与商品总价值、商品交换量有一个相对的平衡。所以,市场经济地发展必须同货币投放配套相适应。而货币投放必须以不动产如公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尤其是房地产等等作为商品抵押,方可进入市场。货币债务与不动产债权相对应。只要货币投放规范,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瞻前规划和投资拉动的作用。如果京沪高速铁路从投入到回收成本需要20年,那么引进外资和人民币直接投放无任何区别。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0338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23:19:11
中国不存在什么信用传统 纸币只是区域内的权宜 谈不上什么本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 23:45:07
首先是需求,金属货币越来越不能适应大家的使用要求是,就会出现更方便的货币;
其次是信用,只有有了信用,才能用纸币代替硬通货。
中国南宋时期是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时代,很容易符合上面的要求。当然,这其中应该有很多偶然的事件。
但是由于后来的中国一直动乱,纸币背后的信用体制一再遭到破坏,所以硬通货重新成为流通的主流。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 07:20:00
demander 发表于 2009-7-1 23:19 中国不存在什么信用传统
这句话太信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5 16:23:36
这个问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的很清楚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2:55:54
生产率原来原高,为什么物价原来原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4:03:19
首先向版主发那么一点小小的牢骚。   浏览以上诸楼的帖子,有很多侠客的观点都颇合经济逻辑。但是不见版主
奖励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4:10:02
sungmoo 发表于 2005-11-12 23:50
一直到清代,中国也有“银票”吧,越是著名的钱庄,其银票越有吸引力。中国应该一直延续使用纸币吧。只不过,中央政府发行纸币是很晚才出现的。张五常曾指出,如果中国早知道多发行纸币,鸦片贸易逆差造成的通货紧缩问题就可以缓解。
清代中国是实行银铜混合本位吧?鸦片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如果要消除通货紧缩只能增加铜钱或者增加另外一种本位。
张教授还说这次的通货紧缩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出现了太平天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14:21:27
布衣对纸币产生问题的认识有如下几点——敬请版主和诸君批评指正:
1、通货的价格符号或财富代表功能(我不太喜欢按经典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用语说“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只要作为商品的衡量尺度,纸币与货币是无大小轻重之分,高低贵贱之别的。)。
  就符号功能而言,只要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普遍认同,任何物质都可能成为价格符号。
2、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性。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交易量日益频繁且巨大。金银等货币实体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导致巨大的货币流通费用,不利工商业的发展。
3、信用的存在。不论商业信用还是政府信用,只要为市场认可,借此信用就可以保障一种价格符号或财富代表的使用。当然,现代纸币都是以政府信用为支撑的。

   以上第一点指明了纸币代替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点指明了纸币代替货币流通的必然性;第三点指明了纸币代替货币流通的现实性。第二点是市场对纸币符号的需求力量,第三点则是市场对纸币符号的供给力量。当然,现代国家的纸币供给是政府垄断的。这是纸币供给历史演变问题,与版主所问的问题是不同的问题。
     敬请版主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3 17:07:00
版主是不是休假还没回来啊?虽然版主的论题很好,但是没有版主的评论和奖惩,这里人气不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18:34:20
没想到还有人关注着这个帖子。
我感觉大家的分析是不是过于复杂了呢?是不是考虑下“奥卡姆剃刀原理”呢?
纸币为什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它地方?是不是因为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中国,并被一直保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19:45:05
周军杰 发表于 2009-8-24 18:34 纸币为什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它地方?是不是因为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中国,并被一直保密呢?
在唐代,造纸术就传入阿拉伯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19:56:34
liyg2000 发表于 2009-8-22 14:10 清代中国是实行银铜混合本位吧?鸦片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如果要消除通货紧缩只能增加铜钱或者增加另外一种本位。张教授还说这次的通货紧缩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出现了太平天国
当时也许还有一个背景。

大量外流的是银而非铜,这造成市场上银铜比价剧烈变化。而官方的赋税却以银两计,这样,百姓们需要用比以前更多的铜钱缴纳赋税。百姓们的负担加重。

比如,原先银两铜钱比为1:1000,银对铜升值后,变为1:1500;而官方规定某人每年须纳赋2两,则该人以前只须拿出2000个铜钱,而现在须拿出3000个铜钱。

普通的百姓常用的货币还是铜钱而非银。

这也可以看作复本位在一定条件下的缺陷之一。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若不依靠对外贸易,铜钱数量的(大幅)增长是否要受当时采矿、冶炼技术以及矿藏勘探、储备的约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4 20:00:53
shunzqc 发表于 2009-8-22 14:21 第二点是市场对纸币符号的需求力量,第三点则是市场对纸币符号的供给力量
个人认为,纸币,不能单纯理解为一种“货币符号”(除非连信用本位也放弃了)。

信用本位下,货币(无论采用何种币材:贱金属、光电磁、纸、塑料……),首先是一种信用凭证,虽然人们常愿意用纸制作这种凭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13:18:08
sungmoo 发表于 2009-8-24 19:45
周军杰 发表于 2009-8-24 18:34 纸币为什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它地方?是不是因为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中国,并被一直保密呢?
在唐代,造纸术就传入阿拉伯了吧?
是,造纸术在唐代才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先看三段材料:
材料1:我国最早纸币“交子”可能是犹太人帮助制造http://www.cyol.net/gb/content/2000-11/14/content_110668.htm
材料2: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材料3:我国在宋淳化年间出现了交子(1154),比欧洲人早约600年(1700+)

上面三段材料结合起来:纸币在我们发明纸之后约千年的时间才产生,而纸币在欧洲人基本都有了造纸业之后在欧洲就产生了。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纸币之所以最早在中国出现,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最早发明了纸?
当然了,发达的商业环境等也是纸币出现的重要原因,但我们这里探讨的是“为什么最早在我国”,而不是“为什么历史上会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19:50:35
sungmoo 版主您好!   把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本身正说明信用的重要性的。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观点一样。呵呵。要不您在仔细看看您的回复。  多谢指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20:57:17
shunzqc 发表于 2009-8-25 19:50 把纸币作为货币符号,本身正说明信用的重要性的
我前面的意思是:“信用货币”或“信用本位”与“货币符号”,是两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20:58:39
当然,如果你认为“货币符号”即“信用凭证”的另一种叫法,那么我们的看法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5 21:04: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7 11:20:36
五铢钱、M2和桃乐丝——我讲的第一节课,哈哈

顺便借用点儿这个帖子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